[发明专利]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5647.2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忠;史永良;刘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博特环保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2 | 分类号: | B24C3/02;B24C3/08;B24C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4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抛丸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等领域中所使用过的废旧钢桶需要回收处理后进行再利用。在钢桶的翻新处理过程中,为了节约资源采用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的方式将钢桶表面抛光。
目前的抛丸处理系统中,由于钢桶自身输送的特点,大多将桶输送拖车安装在下部,将桶放在输送拖车上,通过输送拖车的移动将桶送到抛丸室内。由于输送拖车安装在底部,限制了使用输送带将多个工序连接起来,不能实现多个工位的连续生产,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前后工序的连接,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的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包括主机架、砂丸输送装置、抛丸室,所述主机架上安装有所述抛丸室,所述抛丸室上安装有抛丸器,所述抛丸室上设置有进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室带有进桶口的一侧安装有上下料输送装置,所述上下料输送装置上方的主机架上安装有送桶机构和桶旋转机构,所述抛丸室上部与所述送桶机构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桶缝;所述上下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所述输送支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通过链传动机构与输送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轴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主动链轮,所述从动轴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通过第一输送链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通过第二输送链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上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多只托桶爪,四只托桶爪组成一个托桶单元托住一只桶,所述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之间安装有多组桶升降机构;所述桶旋转机构包括卡具和旋转电机,所述卡具的传动轴通过旋转传动机构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所述送桶机构包括送桶拖车和送桶电机,所述送桶拖车通过送桶传动机构与所述送桶电机连接;所述卡具和旋转电机安装在所述送桶拖车上,与所述进桶缝相对应的主机架上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送桶拖车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进桶口的密封门。
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输送支架上通过导轨轴承安装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的两侧与下层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相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张紧相应输送链的张紧链轮,所述张紧轴的导轨轴承上安装有保持上层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水平的张紧调节单元。
所述张紧调节单元包括调节螺栓,所述张紧轴的导轨轴承的一侧通过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输送支架连接,所述张紧轴的导轨轴承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主机架之间通过键连接。
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将桶输送拖车安装在主机架上部,下部安装上下料输送装置及桶升降机构,能够与前后工序的设备连接起来,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形成流水线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2、本发明的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中,通过上下料输送装置的合理设计,在其中部能够安装桶升降机构,系统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钢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左视图;
图3所示为上下料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4所示为上下料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主机架,2.砂丸输送装置,3.抛丸室,4.抛丸器,5.上下料装置,6.卡具,7.旋转电机,8.输送支架,9.主动轴,10.从动轴,11.输送电机,12.第一主动链轮,13.第二主动链轮,14.第一从动链轮,15.第二从动链轮,16.第一输送链,17.第二输送链,18.托桶爪,19.桶升降机构,20.送桶拖车,21.送桶电机,22.密封装置,23.密封门,24.张紧轴,25.张紧链轮,26.调节螺栓,27.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博特环保设备制造股份公司,未经天津绿博特环保设备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母排及直流母排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脱电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