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4677.1 | 申请日: | 201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顾光新;付柯存;张倩丽;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Hard Metric(HM)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已广泛应用于电动叉车,高尔夫车,游览车,电动游船,电动洗地机,矿用电机车,UPS不间断电源,电力通讯铁路系统等产品中。电源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电源端子的一端焊接在电路板上,另一端与对接连接器接触,从而使上述装置之间进行电源传输。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国发明专利公告第100429834C号所揭示的一种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及向前插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自基部向前凸伸的框体部,框体部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基部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端子槽,端子槽与插接孔向贯通。每一电源端子包括一对左右间隔开的一对固定板、自每一固定板向前凸伸的接触部及自每一固定板向下延伸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若干焊接脚,该对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一连接片,每一固定板与接触部同一竖直面内,固定板向前插接于端子槽内。
然而,该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电源端子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弱,当安装有电路板的产品晃动或震动时,电源端子容易相对绝缘本体上下移动,导致电源端子在绝缘本体内的位置产生改变,影响电源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效果,以致对接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源信号传输可靠性难以保证。
所有,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端子与塑胶保持力的电源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凹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及与插接孔前后贯通的端子槽,电源端子包括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延伸入插接孔的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端子槽贯通的卡,所述固定部上冲设有收容于卡槽内以限制电源端子上下移动的凸片,所述电源端子设有凸台,凸台与凹槽相干涉形成限位结构,凸台表面设有小刺破或凸起等,与凹槽形成具有干涉作用的限位结构,用以提高端子与塑胶保持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端子槽连通的卡槽,所述固定部上冲设有收容于卡槽内以避免电源端子上下移动的凸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向后贯穿绝缘本体,所述凸片从后向前组装到卡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包括前端壁、自前端壁顶部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端面的顶端壁及自前端壁底部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端面的底端壁,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卡槽呈“コ”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槽具有左内壁与右内壁,所述卡槽形成在左内壁或右内壁上,所述凸片的高度及长度均小于绝缘本体的卡槽,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形成凸片之后留下的凹口,所述凸片包括自凹的内侧缘向后及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部及自倾斜部向后延伸的水平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左右间隔开的三根电源端子,由左向右,依次为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三电源端子,该三根电源端子相互平行,每一电源端子为竖直片状结构,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长度小于第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长度而大于第三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长度,并且相邻两接触部的长度的差距相等,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三电源端子上的凸片均朝同一方向延伸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包括与固定部相连的宽部及自宽部的中部向前延伸的窄部,在上下方向上,宽部的高度大致为窄部的三倍,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宽部相等,而第一电源端子的窄部大于第二电源端子的窄部;第二电源端子的宽部大于第三电源端子的宽部,而第二、第三电源端子的窄部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安装部及自该安装部向前凸伸的框体部,框体部包括顶壁、底壁、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及由顶壁、底壁与两侧壁围设形成的所述插接孔,所述接触部包括沿左右方向排成一行而悬空在插接孔内的若干接触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后水平凸伸的凸伸部、支撑板,支撑板位于该凸伸部的下方,凸伸部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释放槽,绝缘本体安装部的下方形成有收容电路板的安装空间,支撑板将该释放槽与安装空间上下间隔开,该释放槽沿左右方向贯穿安装部,侧向观察,释放槽呈“コ”形,在左右方向,每一端子槽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分别贯穿支撑板,部分固定部裸露于释放槽,卡槽向后延伸至凸伸部的后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个人便携式环保吐痰器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组合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