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4334.5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皓;丁坤;卞新高;彭韬;张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太阳能 电池板 组件 优化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负输入端子、两组功率场效应管、电感、控制器和正、负输出端子,所述正、负输入端子作为组件优化器的输入端外接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端,并通过第一组功率场效应管与电感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组功率场效应管与所述正、负输出端子相连接,所述正、负输出端子作为组件优化器的输出端外接输电线缆,所述两组功率场效应管的控制输入端还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输入端子与第一组功率场效应管之间还设有输入滤波电容,所述正、负输出端子与第二组功率场效应管之间还设有输出滤波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输出端子之间还设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负输出端子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正输出端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输入端子和正、负输出端子均采用标准MC-4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DSP处理器、功率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和状态指示电路,所述DSP处理器通过功率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分别与两组功率场效应管的控制输入端相连接,所述DSP处理器还与状态指示电路相连接。
6.一种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组件优化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个功率不同的组件优化器的正、负输入端子分别与对应的功率的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端相连接;
(2)将各个组件优化器上电,组件优化器会进行自检;
(3)控制各个组件优化器中的两组功率场效应管中的场效应管的通断,使组件优化器不进行直流变换,组件优化器工作在组件模式;
(4)各个组件优化器在组件模式稳定工作后,进入升压模式,所述升压模式控制各个组件优化器中的两组功率场效应管中的场效应管的通断实现升压直流变换,各个组件优化器均按照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点搜索;
(5)在最大功率点搜索中,各个组件优化器的检测输入电压Vin与输出电压Vout的关系,若Vin<1.1Vout时,表明组件优化器逐渐靠近升压拓扑中直流变换调节裕度的临界点,便停止升压模式,进入降压模式;若Vin>0.93Vout时,表明组件优化器逐渐靠近降压拓扑中直流变换调节裕度的临界点,便停止降压模式,进入升压模式;
(6)根据步骤(5)的各个组件优化器工作在升压模式或者降压模式时,直到满足最大功率点跟踪,则不在进行升压或者降压模式切换,使光伏电池板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3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