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售药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1820.1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4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姚锦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售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售药机,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复位锁紧装置的自动售药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动贩卖装置已经广泛用于多种场合,如车票、饮料、食品等等。具体地,对于目前的自动售药机而言,当使用者输入药品信息,并投入钱币后,自助售药机会根据后台的计算结果,相应地返还使用者相应的零钱和药品。投入自动售药机的钱币会被送入进钞设备中,找给使用者的钱币则预先放置在出钞设备中。在自动售药机的日常维护中,常常需要打开机壳对进出钞设备进行检修,为了检修方便,进出钞设备一般设置于可拉出的滑板上。检修完毕后,需要将进出钞设备复位,但复位后,进出钞设备经常会发生一定的滑动,导致复位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售药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售药机,其包括:进钞设备、位于所述进钞设备下方出钞设备、滑轨和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板,所述进钞设备和出钞设备设置于所述滑板的上方,所述自动售药机还包括复位锁紧装置,其包括位于滑板侧壁上的插销、及位于滑轨上的与插销相配合的插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包括上轨、下轨、及位于所述上轨和下轨之间的侧轨,所述上轨、下轨、侧轨定义收容所述滑板的收容空间,所述滑板卡持于所述收容空间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轨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轨和下轨的长度,并自所述上轨和下轨之间突伸出,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侧轨突伸而出的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售药机包括集成连接所述进钞设备和出超设备的第一框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框架对称分布于进钞设备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本体和固定部,所述本体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固定部自所述本体的直角边沿垂直于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角梯形的本体的一条直角边上的固定部平行于所述进钞设备的侧边,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平行于所述侧边的固定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售药机还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罩体、基板、及连接罩体和基板的连接杆,所述进钞设备位于所述罩体、基板和连接杆所围的空间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售药机还包括底板,其位于所述滑板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框架部分连接于所述罩体上,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售药机设置有复位锁紧装置,其能够防止进出钞设备发生滑动,提高进出钞设备的复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售药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售药机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虚线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地表现轴承的内部结构,轴承采用了剖视图进行表示;
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售药机又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虚线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售药机100的立体示意图,其包括:进钞设备10、及与进钞设备10一体集成固定连接的出钞设备11。具体地,进钞设备10的周侧部分设置有第一框架12,第一框架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其中第一连接板121包括本体1210和固定部1211,本体1210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固定部1211自本体1210的直角边沿垂直于本体1210的方向延伸出。第一连接板121对称分布于进钞设备10的两侧,且本体1210的一条直角边与进钞设备10的侧边平行,相应地,与上述侧边平行的直角边上的固定部1211也与进钞设备10的侧边平行,另一条直角边上的固定部1211则与上述侧边垂直。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侧边是指进钞设备10的高。螺钉将本体1210与进钞设备10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板122将与进钞设备10平行的固定部1211螺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