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压型地毯的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1815.0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毅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1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压型 地毯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地毯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压型地毯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高品质,地毯作为一种集装饰性与舒适性为一体的家具用品,颇受人们的喜爱。传统地毯一般是由经、纬线编织而成,现在有一种新型粘压型地毯问世,包括将基布层、粘贴层、簇绒层粘压而成,这种地毯质量好、脚感好,而且特别适合流水线生产。为此特设计了经过一套设备,一个流程就生产出地毯成品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压型地毯的生产设备,能快速高质地生产粘压型地毯,大大提高企业的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粘压型地毯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及由上而下排布的、活动连接于机架的第一输送辊道、第二输送辊道、第三输送辊道,第二输送辊道的一根辊轴设于胶水盒内,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第二输送辊道、第三输送辊道的后侧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后侧设有烘箱。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紧装置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活动连接于机架的第一上下压料辊和第二上下压料辊。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第二输送辊道、第三输送辊道分别由至少两根托布辊和至少一根过布辊组成,其中一根托布辊分别与驱动设备传动连接。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紧装置有上下两部分结构组成,上部分结构为与气缸推杆连接的压板,下部分结构为支撑平台。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板侧视投影呈三角形,其中的一个角压于支撑平台上。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烘箱的温度为160℃~180℃。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烘箱的后侧设有卷取装置。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卷取装置为两端活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辊轴,其中一辊轴与驱动设备传动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发明通过压紧装置、上下压料辊将基布层、粘贴层、簇绒层压合,再经烘箱定型,实现了粘压型地毯的生产自动化,经过一套设备,一个流程就生产出高质的地毯成品,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和技术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机架及驱动设备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及由上而下排布的、活动连接于机架的第一输送辊道1、第二输送辊道2、第三输送辊道3, 所述第一输送辊道1、第二输送辊道2、第三输送辊道3分别由两根托布辊11、12;21、22;31、32和两根过布辊13、14;23、24;33、34组成,其中一根托布辊11、21、31分别与电机传动连接,第二输送辊道2的一根过布辊23设于胶水盒4内,所述第一输送辊道1、第二输送辊道2、第三输送辊道3的后侧设有第一上下压料辊7,第一上下压料辊7后侧设有压紧装置5、压紧装置5后侧设有第二上下压料辊8,第二上下压料辊8后侧设有烘箱6,烘箱6的后侧设有卷取装置9。
所述压紧装置5有上下两部分结构组成,上部分结构为与气缸51推杆连接的压板52,下部分结构为支撑平台53;所述压板52侧视投影呈三角形,其中的一个角压于支撑平台53上。
所述卷取装置8是两端活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辊轴,其中一根辊轴与电机传动连接。
生产过程中,基布层放置在第三输送辊道3的托布辊31、32上,绕过过布辊33、34,粘贴层放置在第二输送辊道2的托布辊21、22上,绕过过布辊23、24,簇绒层放置在第一输送辊道1的托布辊11、12上,绕过过布辊13、14,粘贴层经过胶水盒4后,基布层与粘贴层从第一上下压料辊7之间穿过粘合成基布粘贴复合层,基布粘贴复合层与簇绒层从压紧装置5的压板52与支撑平台53之间穿过压实,然后从第二上下压料辊8之间穿过,再进入烘箱6进行烘干定型,烘箱7的温度为160℃~180℃,胶水盒4内的粘合剂为热固型的,温度有个触变值,180℃时能瞬间固化,即完成粘压型地毯生产流程,地毯成品通过卷取装置9卷取收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毅,未经李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