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异构设备的短信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1271.8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1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刚;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设备 短信 服务 平台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异构设备的短信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系统中的短信服务,即发送短信通知功能,它在很多软件系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监控管理系统,短信通知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及时掌握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在软件系统中,这种短信服务的实现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调用第三方厂商提供的短信服务,如网络短信平台,二是连接短信设备调用短信设备的驱动程序发送短信。
对于短信服务的实现,使用现有的技术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调用网络短信平台需要连接互联网,连接短信设备会根据设备的接口不同,例如串口,网口和USB口等,使用的驱动程序也不同,所以代码实现的方式也略有不同。问题是如果软件系统选定某一种实现方式,当系统部署时,会有诸多因素导致无法安装短息设备。以至于导致软件的重新开发,给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上带来重大的影响。
例如集群监控管理系统,在项目部署阶段,若机房不能连网,则不能使用网络短信平台;若机房屏蔽手机信号,由于串口连接线长度的限制,则可能不能使用串口短信设备,还有受到服务器主机空闲接口的限制,则可能不能使用网口和USB口短信设备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异构设备的短信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作为短信服务平台,对第三方系统提供接口,支持短信网络平台和上述各种接口类型的短信设备,实现系统运行时短信设备可插拔,并且各种设备可以协同运行在软件系统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异构设备的短信服务平台,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短信服务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配置信息管理模块、短信设备控制模块、短信任务调度模块和短信服务平台接口。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提供配置信息和图形操作界面,并且调用所述短信设备控制模块后,测试短信设备对应的后台服务功能。
其中,所述测试的后台服务功能包括:
a)添加短信设备;
b)编辑配置信息;
c)删除配置信息;
d)启动短信服务;
e)停止短信服务;
f)查看设备状态;
g)查看后台服务启动/停止时间;
h)调度时间设置;
i)操作信息反馈;
j)短信日志查询。
其中,所述短信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提供对短信设备的控制处理。
其中,所述对短信设备的控制处理包括:
(1)提供短信设备的驱动程序的集成;
(2)判断所述短信设备类型;
(3)判断所述短信设备其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4)对配置信息管理模块提供控制启动和停止短信服务的接口。
其中,所述短信任务调度模块用于在连接短信设备时,判断是否有短信任务,保存任务后进行派发。
其中,所述短信服务平台接口用于与第三方系统通信,接收短信任务。
本发明基于另一目的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异构设备的短信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配置信息模块根据实际部署的短信设备的类型和数量,添加配置信息。
步骤二:所述短信设备控制模块与所述配置信息模块通信,启动短信服务流程;
步骤三:所述短信服务平台接口与第三方系统通信,接收并存储短信任务;
步骤四:所述短信任务调度模块监听到短信任务后,进行短信任务处理流程,并派发给一个短信设备发送短信,保存发送结果。
短信任务,即短信内容和接收手机号码,发送优先级,发送人等信息
其中,步骤二短信设备控制模块启动短信服务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①读取配置信息;
②根据配置信息中的短信设备类型,通过短信设备控制模块选择驱动程序;
③调用短信设备发送测试信息;
④判断发送的测试信息是否发送成功,是则进行步骤四,否则返回错误信息。
其中,步骤四短信任务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从所述短信设备控制模块的数据库取一条待发送任务;
2)判断发送任务是否存在,是则更新任务状态为正在发送,并进行步骤3),否则进程休眠并返回步骤1);
3)任务发送至所述短信设备控制模块处理;
4)更新任务状态为已发送或者发送失败。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