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9557.2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婉霞;张凌云;刘嘉佺;邓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8;H01B7/02;H01B7/04;H01B7/18;H01B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室内电缆的敷设,一直以来采用的是多条平行电缆敷设,不但施工麻烦,在电缆外敷时还影响室内美观。电缆与电源插座和信号插接装置的连接采用人工驳接,不仅耗费人力,而且还不可避免的有接错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室内电缆,该电缆集电源传输、信号传输为一体,可保证安装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电缆,包括绝缘的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的横截面呈扁平状,在电缆主体内设有若干条电源动力传输导体和若干条信号传输导体。
电缆主体设计成扁平状,可很好地固定于墙面上,并且可集合通往各处的电源线与信号线合并在一起,对于室内装饰来说,也显得更加美观。电缆具有一定的柔顺性,便于在敷设过程中的折弯和伸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主体的对应每条电源动力传输导体的外表面设有V形槽。其作用是标示电源动力传输导体的位置,并因V形槽底部的电缆厚度相对较薄,使其与插座等插接装置连接时更加便于识别和插接导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主体的对应每条信号传输导体的外表面设有V形槽。其作用是标示信号传输导体的位置,并因V形槽底部的电缆厚度相对较薄,使其与插座等插接装置连接时更加便于识别和插接导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主体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阶梯,该阶梯将电缆主体沿其宽度方向分为厚传输部与薄传输部两部分。设计成阶梯形状,便于使用中对传输导体位置的辨认,并确保在电缆与插座等插接装置连接配合时不会产生错接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动力传输导体设于电缆主体的厚传输部内,所述信号传输导体设于电缆主体的薄传输部内。将电源动力传输导体设于电缆主体的厚传输部内,可有效防止电源动力传输导体因为电缆主体被磨损而漏电,信号传输导体一般不带电,因此设置于薄传输部内还可节省生产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动力传输导体的横截面呈扁平状,其绝缘厚度不小于0.7mm。扁平状的设计可便于与外部插接处大面积接触,确保大电流的输出,绝缘厚度不小于0.7mm,以保证具有足够的满足使用要求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主体的两侧呈圆弧形。目的是保证生产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主体为实心聚氯乙烯材料或实心聚烯烃材料。目的是保证电缆主体能够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动力传输导体为扁形实心铜导体。目的是保证电源动力传输导体能够高效率传输电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导体为单根实心圆铜导体或圆形绞合铜导体。目的是保证信号能高效率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方便敷设、外敷美观、并能便利又免错地与插座等插接装置连接的电缆;
(2)提高了室内电缆敷设效率,保证了电缆导体与插座等插接装置连接的便捷性和可靠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室内电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缆主体,101-厚传输部,102-薄传输部,20-电源动力传输导体,30-信号传输导体,40-V形槽,50-阶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室内电缆,包括绝缘的电缆主体10,所述电缆主体10的横截面呈扁平状。在电缆主体10内设有三条电源动力传输导体20和两条信号传输导体30,当然,电源动力传输导体20与信号传输导体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主体10的对应每条电源动力传输导体20的外表面设有一条V形槽40。其作用是标示电源动力传输导体20的位置,并因V形槽40底部的电缆厚度相对较薄,使其与插座等插接装置连接时更加便于识别和插接导体。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主体10的对应每条信号传输导体30的外表面设有一条V形槽40。其作用是标示信号传输导体30的位置,并因V形槽40底部的电缆厚度相对较薄,使其与插座等插接装置连接时更加便于识别和插接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