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8960.3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4 | 分类号: | H05K5/04;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晶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尤其涉及该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较小尺寸的液晶显示模组中,往往采用上铁壳和下铁壳的组装方式来固定夹在二者间的液晶模组。具体来说,可在上铁壳设置多个卡槽,以及在下铁壳中与卡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多个卡勾,当液晶模组上方的上铁壳向下移动并靠近下铁壳时,下铁壳中的卡勾扣合到对应的卡槽中,进而对液晶模组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
然而,由于下铁壳中的卡勾数量较多,在制程工艺中的尺寸很难控制为彼此一致,这样将会造成卡勾与卡槽间的组装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匹配。例如,一些卡勾可顺利地滑入对应的卡槽实现互卡固定,而另一些卡勾因制程上所造成的尺寸差异,无法顺利地滑入对应的卡槽。另一方面,在重新组装时,不仅拆解铁壳较为困难,而且拆解过程中形成的铁屑还会影响液晶屏的品质。此外,上铁壳和下铁壳在制作时还会剪裁掉大量的原材料,造成相当的铁料浪费。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既能够方便组装和节省原材料,而且拆解重工较为容易,避免产生过多的铁屑,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大量节约铁料成本的铁壳结构。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该铁壳结构包括:
一第一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一水平部和一第一竖直部;以及
一第二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二水平部和一第二竖直部,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拼接成一矩形框,该矩形框的面积与液晶模组的尺寸相配合,
其中,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竖直部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以及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水平部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具有一螺纹孔,第二竖直部远离第二水平部的一端具有一圆孔,藉由一螺钉穿设圆孔从而与螺纹孔进行螺丝锁附。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竖直部远离第一水平部的一端具有一卡勾,第二水平部远离第二竖直部的一端具有一卡槽,其中,卡勾与卡槽相扣合以进行互卡固定。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与第二竖直部形成一第一接触面,第二水平部与第一竖直部形成一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平行于第二接触面。进一步,第一接触面相对于第一水平部具有一倾角,该倾角为一锐角或一钝角。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各自的内侧设有一沟槽,藉由该沟槽来容置液晶模组的边框。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还包括一矩形开口部,来自外部的柔性线路板穿过矩形开口且电性连接至该液晶模组。
采用本发明的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将该铁壳结构中相互分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为L型,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竖直部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水平部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因此,既可节省原材料和方便组装,又不必担心过多的卡勾所引起的尺寸一致性问题。此外,该铁壳结构的拆解重工更容易,可避免产生大量的铁屑,因而不会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特性。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固定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中的铁壳结构的上铁壳的展开状态图;
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用于固定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的俯视图;
图4A示出图3的铁壳结构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固定的示意图;以及
图4B示出图3的铁壳结构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固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冻食品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装载机驱动桥检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