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8198.9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余荣侯;廖文雄;张正明;戴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5 | 分类号: | B41J2/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喷墨控制电路,尤指一种适用于喷墨头的加热芯片的喷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与网际网络的快速发展,喷墨打印机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周边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家庭、个人工作室、甚至是各行各业。喷墨打印机的主要优点为价格低廉、操作时噪音低以及优良的打印品质,并且可打印于各种媒体,例如一般纸张、特殊喷墨打印纸张、相片纸及专用投影片等。
影响喷墨打印机打印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墨水组成、纸张选择以及墨水匣供墨方式等等,然而墨水匣对于任何喷墨打印机而言,系为不可或缺的元件,而墨水匣的好坏更攸关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品质。为追求更完美的品质,相关研发者已投入大量时间与心力于墨水匣储墨与供墨方式设计,期能符合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高储墨能力以及高打印品质等要求。
喷墨打印技术发展至今,控制喷墨头释出墨滴至喷墨媒体的方式可大致分为压电式及热气泡式两大类。以热气泡式喷墨头为例,其操作原理系利用加热电阻器加热使部分墨水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喷射至喷墨媒体上。
请参阅图1,其系为已知加热芯片中控制单一个加热电阻器运作的喷墨驱动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喷墨驱动电路1系包括:加热电阻器11、驱动晶体管(Driver MOS)12及两个输入端点D(Print-Data)、P(Power)以及一个共接端点(COM),其中加热电阻器11一端连接于驱动晶体管12的漏极端(Drain),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端点P。至于共接端点COM与输入端点D,系分别连接于驱动晶体管12的源极端(Source)以及栅极端(Gate),而该共接端点COM与接地端相连接,当打印机控制系统(未图示)欲执行喷墨动作时,会由输入端点D传送一致能信号(Enable Signal),控制驱动晶体管12导通,同时输入端点P会传送一打印电压至加热电阻器11,如此一来,加热电阻器11的温度将升高,进而将墨水加热以产生气泡,使墨水喷至喷墨媒体上。
然而已知喷墨驱动电路为了因应不断增加的喷墨墨头喷墨孔数问题,其控制方式由传统的二维控制转变成序列传输控制,其好处是可以大幅减少控制喷墨头芯片的接触点(Pad)数目,且可以加快打印速度。一般会将输入端点D所传送的打印电压分成预热脉冲电压(Warming Pulse)以及加热脉冲电压(Firing Pulse)两种,主要先利用预热脉冲电压控制喷墨驱动电路的加热电阻器11加热,进而使部分墨水及喷墨头加热到一特定温度,接着再由加热脉冲电压控制喷墨驱动电路的加热电阻器11加热,使加热电阻器11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一喷墨孔。
请参阅图2,其系为已知输入端点P、D的电压以及加热电阻器两端电压Vr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时间ta1到ta2之间输入端点D为高电位,表示有打印资料欲打印。此时,打印机控制系统执行喷墨动作,并于输入端点P分别传送一预热脉冲电压P1以及一加热脉冲电压P2,借由预热脉冲电压P1先将部分墨水及喷墨头预热,再利用加热脉冲电压P2将部分墨水加热,使之产生气泡而将墨水喷至对应的喷墨媒体上。因此,预热脉冲电压P1及加热脉冲电压P2会使加热电阻器11的两端电压Vr在时间ta1到ta2之间分别产生两个高电位;然而,在时间ta3到ta4之间由于输入端点D为低电位,即没有打印资料欲打印,故输入端点P所传送的第二个预热脉冲电压P1、第二个加热脉冲电压P2,即时间tp5到tp6与tp7到tp8之间并不会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使得加热电阻器11的两端电压Vr在时间ta3到ta4之间一直维持为低电位。
众所皆知单一喷墨头中具有多个喷墨孔及喷墨驱动电路,已知技术只有在将进行列资料打印的喷墨驱动电路才会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因此若打印资料不多时,相对的会进行预热的喷墨驱动电路数目就变少,由于喷墨头的温度是整体而不是仅针对单一个喷墨孔,因此仅少数喷墨孔进行预热的热量很快就会被整个加热芯片带走,如此将会造成喷墨头预热温度不足,进而影响打印品质。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已知技术缺失的喷墨控制电路,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1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章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充电可伸缩草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