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8163.5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巨生;李红格;郭建明;李岩;金燕;谢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C10J3/72;C10J3/6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流化床 气化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流化床燃烧内筒(8),其顶端套设有惯性分离器(4);其中上部外表面设置有内筒套管(5)延伸至底端;其外围套设有流化床气化外筒(9);流化床燃烧内筒(8)与流化床气化外筒(9)的底端依次连通设置有布风板(12)及鼓风座(13),在鼓风座(13)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压缩空气入口(19),落灰管(20)和水封槽(21)位于鼓风座(13)底端;
一流化床气化外筒(9),其内套设有流化床燃烧内筒(8);其顶端连通有旋风分离器Ⅱ(15)和环形进料口(1),顶端内连接有预加热隔板(2)延伸至流化床燃烧内筒(8)的中部;其中部设置有上L阀(7)及其上L阀供气口(6),以及连通有旋风分离器Ⅰ(17);其底部连通设置有气化蒸汽入口(10)、燃烧内筒进料口(11)、下L阀供气口(18)以及旋风分离器Ⅱ(15)和旋风分离器Ⅰ(17)的进口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流化床燃烧内筒(8)与流化床气化外筒(9)内外筒径比为1: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设备高度Hd与流化床气化外筒(9)外径比为5~1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惯性分离器(4)呈倒锥形设置,内置有筒状挡板,其倒锥形锥体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1=15°~75°,其水平投影直径与流化床燃烧内筒(8)直径比为1.5~3:1,其锥体垂直投影高度与锥顶沿中心线距流化床燃烧内筒(8)高度比为1.5~2:1;其挡板高度与锥体垂直投影高度比为2~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预加热隔板(2)的外形呈筒状结构,与流化床燃烧内筒(8)的直径比为2.5~3.5:1;其底部呈倒锥形并延伸至气化外筒(9)的下中部,倒锥形锥体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2=15°~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内筒套管(5)的上部呈锥形,锥体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15°~30°;其下部呈倒锥形,倒锥形锥体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4=α1=15°~45°,与预加热隔板(2)底部的倒锥形锥体母线与竖直方向夹角角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气化剂CO2入口(3)设置于流化床气化外筒(9)的上部,至少设置两个以上,所述气化蒸汽入口(10)设置于流化床气化外筒(9)的下部,至少设置两个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环形进料口(1)设置于流化床气化外筒(9)的顶端,至少设置两个以上;所述燃烧内筒进料口(11)设置于流化床气化外筒(9)的下部,连通至流化床燃烧内筒(8)的下部,至少设置两个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压缩空气入口(19)设置于鼓风座(13)的倒锥面,至少设置两个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方法的设备,其所述上L阀供气口(6)和下L阀供气口(18)是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1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