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扩张腔体的手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7829.5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兴中;倪中华;易红;程洁;许可;巨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扩张 手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手术扩张器械,可用于密闭腔体手术前的扩张操作。
背景技术
人体内部存在多个腔道,大多为天然张开腔道,例如食道,鼻道等,在进行手术时可直接植入手术操作器械进行操作。但也存在一些天然密闭的腔道,如果这些腔道发生病变需要手术时,就必须人为的采取扩张方式对腔道进行扩张操作。较为典型的密闭腔道就是女性子宫腔体。
扩宫技术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及宫内检查,其根本作用是将密闭的子宫腔扩张开,形成可视环境和操作环境。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膨宫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球囊膨宫和介质膨宫。
球囊膨宫是早期的膨宫方法,利用透明的橡皮薄膜套在宫腔镜前端并注入气体或水,使薄膜膨胀以扩张宫腔。这种方式在先阶段已基本不适用于宫内术,主要是由于它妨碍宫腔内操作,并且薄膜阻挡了部分视线。
介质膨宫主要分为气体膨宫和液体膨宫。气体膨宫主要采用CO2作为膨宫介质,其优点是清晰度高,视野相对较大。同时气体膨宫的缺点也非常显著,如果膨宫时给定的气压太大,气体有可能进入别的腔道造成气体栓塞,或者造成CO2进入血液而发生危险。其次,基于气体膨宫的宫腔镜设备及其控压调速灌流装置价格昂贵,手术成本相对较高,且每次镜检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增加了手术难度。
液体膨宫是当前我国最常用的膨宫方法,其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特殊的调压控速装置。液体膨宫大多采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液等作为膨宫介质。液体膨宫虽然目前应用较广,但多是用于宫腔镜病理检查环节,在人流术方面则无法得到应用。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宫腔内注入液体后进行刮宫时,宫腔内出血容易扩散并溶于介质液体,导致液体变色,影响手术观察与操作;其次,在进行负压吸引时,有大量液体在内部干扰,很可能无法顺利将目标孕囊组织吸出,导致手术无法顺利完成。
鉴于以上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扩张腔体的手术装置,在扩张腔体的同时不妨碍手术器械的植入和操作。该装置有别于介质膨宫,不仅可以用于女性宫腔的扩张操作,对于人体内部其他需要扩张操作的腔道同样适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扩张腔体的手术装置,用于扩张腔体操作,特别是可以用于女性宫腔的扩张操作,避免了气体膨宫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以及液体膨宫对可视化人流手术带来的障碍。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张腔体的手术装置,该装置包括中空的外管,位于外管内部的内管,位于外管前端且与外管连接的扩张嘴,位于外管后端且与外管连接的旋动手柄;
扩张嘴包括上扩张嘴、与上扩张嘴相连的下扩张嘴,和将上扩张嘴和下扩张嘴连接至外管的连接部;在下扩张嘴内表面设有横杆;所述连接部设有转动副,与外管前端相连;
外管包括靠近扩张嘴的前端,靠近旋动手柄的后端,将前端、后端相连的中端;外管还包括设置在后端且与旋动手柄转动连接的轴环;
内管包括靠近扩张嘴的前部,靠近旋动手柄的后部,将前部和后部相连的中部,在内管的前部装有联动杆系,与横杆相连,使得内管的前后移动带动扩张嘴的扩张运动;
所述旋动手柄与外管后端套接且为中空结构,绕外管转动,旋动手柄设有手柄端盖;旋动手柄内部与内管的后部采用螺旋传动,使得旋动手柄的转动转变为内管的前后移动,从而转变为扩张嘴的扩张运动。
优选的,在内管和旋动手柄轴心处分别设有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用于植入其他手术器械。
优选的,旋动手柄端盖采用螺钉连接,并手柄端盖卡入外管尾端的轴环。
优选的,内管后部与外管采用周向定位连接。
优选的,手柄端盖外表面设有刻度,用于确定扩张嘴的扩张角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装置采用机械方式对自闭或狭窄的腔体,特别是女性宫腔进行扩张操作,不仅避免了介质扩张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同时操作简便,不需要附加能源设备和介质供给设备。该装置在完成扩张后内部处于中空状态,可置入不同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手术兼容性和通用性;同时,该装置具有可重复使用性,手术完成后经过规范的消毒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扩张嘴扩张时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扩张嘴闭合时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旋动手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动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