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7812.X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容林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密度合理、施肥科学、集成配套“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超高产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提出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设想和倡议,希望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大幅度提高现有杂交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所谓“种三产四”就是运用杂交水稻的技术成果,力争用三亩地种植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节余1/4也就是等于增加1/4的粮食耕地。依据“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理论原理,良种配套良法,集成配套“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超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发明内容
①选择品种和播种时间
选择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水稻品种,根据桂东南的气候特点,每年3月份以后月平均气温开始高于15℃,选择在3月5日前后播种。
②稀播培育壮秧
秧田翻耕时每公顷施复合肥20公斤、猪粪150公斤。采用塑软盘+壮秧剂浆播旱管覆盖农膜防寒育秧方法,每亩用353孔塑盘50块,每块播种子30克,每亩用水稻壮秧剂1.0公斤,其中盘底下先施0.5公斤,塑盘面施0.5公斤。每塑盘穴孔播1-2粒种子,播种时做到每畦定量顺时针,逆时针反复各播2次,同时压种入泥,4叶期育出矮壮带蘖秧苗80%以上。
③移栽前的田间处理
抛秧前15天进行第一次犁耙沤田,抛前一天施足基肥后耙平,第二天抛秧;抛秧前每块田都开通环田沟及排灌沟,大中田块依排水流向,每块田间隔5米左右开一条排水沟,沟宽30cm,深15cm,大块田开通十字沟或井字沟,沟中泥土铺平于田面,晒田时加深排灌沟。
④小苗规范移栽
当秧苗达3.5-4.5叶、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阴天或晴天,实行无水层抛秧,尽量使带软泥粘贴田面,有利于秧苗提早稳蔸活蔸,促早生快发,强化低位分蘖,提高成穗率。抛秧前,首先在每厢田的边缘行,拉线摆放第一行秧苗,规格为每30cm摆放一蔸,以后站在厢中间进行抛秧,第二行要求抛成品字型,每蔸距离30cm。每亩抛栽密度为1.70万蔸,要求疏密均匀,每亩抛基本苗5万左右。抛栽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⑤全生育期总施肥
每亩纯N17公斤,P2O5 7公斤,K2O 20.7公斤(N、P、K比例为1∶0.4∶1.2),即前期施纯N占60%、中期占30%、后期占10%,按N、P、K比例搭配施用。
⑥前期施肥:
施足基肥:每亩施17%碳铵30公斤、17%过磷酸钙30公斤、60%氯化钾4公斤,另外加农家腐熟粪灰肥150公斤。抛秧前用杀螺剂喷洒大田,使秧苗免受螺害。
早施追肥:水稻移栽后6天稳蔸并开始分蘖。第一次回青肥:抛后6天施用,每亩施尿素6公斤、氯化钾6公斤,结合使用抛秧专用除草剂,然后自然落干水;第二次分蘖肥:抛后12天施用,每亩施尿素6.5公斤、氯化钾9公斤,并结合人工中耕除草1次。
⑦中期施肥
中期露晒田后,禾苗生长由浓绿色转为淡绿色,距离幼穗分化前10天(抛秧后30-35天)每亩施用尿素6.5公斤、复合肥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要求无水层施肥,迫使肥料缓慢分解,防止禾苗暴吃暴长,确保中期禾苗生长养分供给,促进分蘖苗成穗,增加有效穗,从而促进穗大粒多,达到高产增产效果。
⑧后期施肥
后期施肥宜在幼穗分化第6-7期,每亩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3公斤,确保后期不缺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达到高产丰收。
具体实施方式
①选择品种和播种时间
选择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水稻品种,根据桂东南的气候特点,每年3月份以后月平均气温开始高于15℃,选择在3月5日前后播种比较适宜。
②稀播培育壮秧
大田每亩用种量1.5公斤,秧田每公顷播种量为12.5公斤。秧田翻耕时每公顷施复合肥20公斤、猪粪150公斤。采用塑软盘+壮秧剂浆播旱管覆盖农膜防寒育秧方法,每亩用353孔塑盘50块,每块播种子30克,每亩用水稻壮秧剂1.0公斤,其中盘底下先施0.5公斤,塑盘面施0.5公斤。每塑盘穴孔播1-2粒种子,播种时做到每畦定量顺时针,逆时针反复各播2次,同时压种入泥,4叶期育出矮壮带蘖秧苗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