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性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的整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6109.7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郑玉兰;左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性 小儿 肠套叠 空气 压力 灌肠 整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性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肠套叠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有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和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其中手术治疗和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存在安全性和成功率不高,复位慢,创伤较大及并发症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急性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整复中易于掌握、控制及观察空气灌肠的压力,使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安全可靠且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的急性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性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气罐罐口装有三通管,三通管的每个端口上安装有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第一软管与充气球连接,第二软管与压力表连接,第三软管通过限流卡扣与肛管连接头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容量为1000毫升。所述三通管上面有带盖子。所述肛管连接头连接一次性肛管。
本发明提供的急性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装置,其储气罐带有正压表,能直观性地监测空气灌肠整复的压力,且限流卡扣可以随时控制打气的止停,便于稳定灌肠压力,使得肠套叠的空气灌肠复位安全可靠,该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急性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气罐2罐口装有三通管4,三通管4的每个端口上安装有第一软管7、第二软管8和第三软管9,第一软管7与充气球3连接,第二软管8与压力表1连接,第三软管9通过限流卡扣6与肛管连接头5。储气罐1的容量为1000毫升。三通管4上面有带盖子。肛管连接头5连接一次性肛管。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带气囊的双腔Foley氏管插入肛门中,不涂石蜡油以防导管脱出。导管插入肛门4~6cm,然后将20~30ml空气注入气囊堵塞肛门,将Foley氏管向外轻拉感到有阻力时注入气体。先用低压(8kPa)进行诊断性空气灌肠,确诊后根据患者无空气灌肠整复禁忌症即行空气灌肠整复,复位压12~13kPa,最大压小于16kPa(最好用脉冲压灌注)。透视下注气并密切观察充气结肠内气柱前端行进的部位、形状,当气柱前端行进到结肠某部位停顿即充气结肠管“中断”时,可稍微调高气压(8kPa),仍未能前移并呈杯口状充盈缺损或充气肠管内出现软组织块的影像时,即可确诊肠套叠,并拍片。确诊后一般维持压力或再逐渐缓慢调高气压,最高不超过16kPa,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间歇注气、手法按摩、手术治疗辅助脱套,再次整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