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5319.4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52 | 分类号: | B29C4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塑料管材压制模具芯子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管材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模具芯部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到压制管材的效率和质量。目前管材压制模具芯部冷却都采取模具表层称套结构油循环冷却方式,这种方式中油冷不能有效的对压制出的管材内壁进行冷却,仅对模具内层进行热交换,导致管材压制效率低,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能提高管材压制效率和质量的冷却装置。
解决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装置,包括:一模具腔体,所述模具腔体包括中芯棒体和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中设有中芯棒体;一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风机、风冷管、保温层和风量调节装置,所述风冷管贯穿于所述中芯棒体中,所述风冷管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层,所述风冷管的出口部连接风量调节装置,所述风冷管的进口部连接风机;一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冷却水套、进回水装置、加热器构成,所述冷却水套设置在所述中芯棒体的内壁上,所述冷却水套的端部连接有进回水装置,所述进回水装置设置在冷却水套和保温层之间的空腔内,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中芯棒体与冷却水套之间。
所述风冷管的出口部为前大后小的锥形,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螺杆和锥形塞,所述锥形塞固定在螺杆上,与所述风冷管出口部的锥形相对应。
所述冷却水套中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水通道。
本发明的优点是冷却装置中的风冷系统是独立的,安装简便,可以通过安装不同规格的风量调节装置控制压制出的管材的厚薄;本发明在改善模具芯部冷却系统的同时也改进了现有模具的结构,将原有的实心模具变为空心模具,增大了模具和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改善了模具自身的散热,使得在拉伸薄壁管材时能大大提高拉伸速度,拉伸超厚壁管材时能提高拉伸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冷却装置的中部横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风冷系统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冷却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参见图1-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包括:一模具腔体,其包括中芯棒体2和物料通道10,物料通道10中设有中芯棒体2;一风冷系统,风冷系统包括风机1、风冷管7、保温层6和风量调节装置8,风冷管7贯穿于中芯棒体2中,风冷管7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层6,风冷管7的出口部连接风量调节装置8,风冷管7的进口部连接风机1;一温度调节系统,其包括冷却水套4、进回水装置5、加热器3,冷却水套4设置在中芯棒体2的内壁上,冷却水套4的端部连接有进回水装置5,进回水装置5设置在冷却水套4和保温层6之间的空腔内,加热器3设置在中芯棒体2与冷却水套4之间。风冷系统中的风冷管7的出口部为前大后小的锥形,风量调节装置8包括螺杆和锥形塞,锥形塞固定在螺杆上,与风冷管7出口部的锥形相对应。温度调节系统的冷却水套4中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水通道9。由于风冷系统是独立的,通过对风机1以及风量调节装置8的调节可以实现风量的在线控制,能把风机1提供的大量风能送到模具的出料口处的连接处,直接吹向管材内壁与管材外表面,配合冷却水进行冷却。独立的风冷系统有源源不断的可靠冷风提供,而保温层6可以保证输送的风能温度不受模具本身的加热而受热。风量调节装置8可根据想要压制的管材壁的厚度调节风量的大小,保证管材冷却效果。综上,可提高效率30%。在风冷系统外的温度调节系统中,当检测到中芯棒体2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即可启动冷却水套4冷却或者加热器3加热,从而实现对中芯棒体2温度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温度调节系统通过改变模体、原料、加热器3和冷却水套4在同一横截面上的不同位置,可实现不同的冷却效果。加热器3由一个独立的加热圆环组成。冷却水套4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别有自己单独的进回水装置5,箭头所示方向即为进回水方向。中芯棒体2内腔空间大,更容易散热。保温层6是由固定形状的棉岩组成,其功能是保护风冷管7中的风在通过的过程中不被加热。风冷管7能够将大功率风机1提供的能量输送到所需冷却的位置。
综上,本发明提高了管材压制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