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4-硝基苯)碳酸酯的工业合成、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962.X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王桂珍;于婷;徐利林;章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金泰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5/43 | 分类号: | C07C205/43;C07C201/1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苯 碳酸 工业 合成 提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4-硝基苯)碳酸酯的工业合成、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双(4-硝基苯)碳酸酯在常温下为固体,纯度高,可作为羰基化试剂替代剧毒的光气来合成碳酸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无具体的合成双(4-硝基苯)碳酸酯的工业合成及提纯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稳定的工业级合成、提纯方法,成品双(4-硝基苯)碳酸酯含量可达99%以上,色度20黑曾以下,产物收率9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低、安全、稳定、可靠地合成高纯度双(4-硝基苯)碳酸酯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双(4-硝基苯)碳酸酯的工业合成、提纯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a.合成工序:将原料二氯甲烷、对硝基苯酚,抗氧化剂亚硫酸钠、催化剂三乙胺和自来水按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30分钟;后依次将氢氧化钠溶液储罐中浓度为34%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三光气---二氯甲烷溶液罐中的三光气---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加入反应釜;维持反应釜内温度不超过25℃,并反应2小时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放入集油槽;b. 水洗工序:将自来水加入集油槽对集油槽内的物料进行洗涤;c. 蒸馏工序:上述工序洗涤后的物料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有机相放入蒸馏釜中蒸馏脱除溶剂;d. 结晶、冷却工序:在上述经蒸馏脱除溶剂的的物料中加入碳酸二甲酯溶液,并升温至70℃,使溶液达到过饱和溶液;并自然冷却;e. 分离及干燥工序:上述经自然冷却后析出的物料经离心机分离后,将所得的固体放入烘箱干燥后,即得双(4-硝基苯)碳酸酯产品;f. 溶剂回收工序:蒸馏釜中蒸出的溶剂在吸收塔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储罐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回收。
上述技术方案,三光气与对硝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3~15;反应釜内衬搪瓷;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15~25℃;催化剂三乙胺的加入量为溶液总质量的0.005~5% 。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副产酸,故选择在密闭搪瓷容器中反应;以防溶剂挥发,在保证反应温度的同时,将反应温度控制在15~25℃。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将原料二氯甲烷、对硝基苯酚,抗氧化剂亚硫酸钠、催化剂三乙胺和冷凝器中的冷凝水在反应釜中反应,将反应所得的物料经水洗,蒸馏,结晶、冷却,分离及干燥工序即得高纯度的双(4-硝基苯)碳酸酯产品,采用此种方法工艺简单;此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只需控制在15~25℃,能耗低;考虑到在反应过程中副产酸,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反应釜采用内衬搪瓷,故可保证此技术方案安全、稳定、可靠;由于在反应过程设有溶剂回收工序,使得溶剂可以回收利用,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 1 氢氧化钠溶液储罐,2 三光气---二氯甲烷溶液罐,3 冷凝器,4 反应釜,5 集油槽,6 粗品槽,7 蒸馏釜,8 二氯甲烷溶液罐, 9 离心机, 10 烘箱, 11 吸收塔, 12 氢氧化钠溶液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在1L反应釜4中先后加入500ml二氯甲烷、56.3g对硝基苯酚、20ml水、1.5g亚硫酸钠、0.2ml三乙胺,搅拌30分钟;称取21g三光气溶于60ml二氯甲烷中,配成三光气---二氯甲烷溶液;向反应釜4中分别缓慢滴加38ml 浓度为34%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配好的三光气---二氯甲烷溶液;控制反应过程温度,不超过25℃,搅拌至PH值不再下降合成结束。将自来水加入集油槽5对集油槽内的物料进行洗涤;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有机相放入蒸馏釜7中蒸馏脱除溶剂;在经蒸馏的溶液中加入70℃碳酸二甲酯溶解固态双(4-硝基苯)碳酸酯,使其达到过饱和溶液,经离心机9分离所得的固体进入烘箱10干燥后即得纯度为99.51%,色度为10黑曾的双(4-硝基苯)碳酸酯产品。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金泰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金泰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降式塔式电站锅炉系统
- 下一篇:雷公藤内酯醇中间体不对称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