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路由方法及系统、路由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81261.6 申请日: 2012-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2790721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1
发明(设计)人: 于辉;林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物联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L12/56 分类号: H04L12/56;H04L9/32;H04L29/06
代理公司: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代理人: 谢亮;唐与芬
地址: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联网 路由 方法 系统 路由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物联网路由方法及系统、路由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参考附图1,这里参考ITU-T在Y.2002 建议中描述的USN高层架构,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4层:感知识别层、网络层、管理平台和综合应用层。 

1)感知识别层。

感知层由传感器和部分与传感器连成一体的传感网(无源传感器)组成,处于最底层,这也是物联网最基础的联接和管理对象。 最广义来说,传感器是把各种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装置,非电量可以是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等。

感知识别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感知识别层既包括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等信息自动生成设备,也包括各种智能电子产品用来人工生成信息。RFID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技术: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识别和管理。另外,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物质性质、环境状态、行为模式等信息开展大规模、长期、实时的获取。近些年来,各类可联网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多媒体播放器(MP4)、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迅速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入互联网,分享信息。信息生成方式多样化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的重要特征。

2)网络层。这层的主要作用是把下层(感知识别层)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服务使用。互联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包含IPv6等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处在边缘的各种无线网络则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服务。无线广域网包括现在的移动通信网络及其演进技术(包括3G、4G通信技术),提供广阔范围内连续的网络接入服务。无线城域网包括现有的WiMAX技术(802.16系列标准),提供城域范围(约100千米)高速数据传输服务。无线局域网包括现在广为流行的WiFi(802.11系列标准),为一定区域内(家庭、校园、餐厅、机场等)的用户提供网络访问服务。无线个域网包括蓝牙(802.15.1标准)、ZigBee(802.15.4标准)等通信协议。这类网络的特点是低功耗、低传输速率、短距离,一般用作个人电子产品互联、工业设备控制等领域。各种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合力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是实现物物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

3)管理平台。在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的支撑下,管理平台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存储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数据库系统以及其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海量存储技术,包括网络化存储(如数据中心),已广泛应用于IT、金融、电信、商务等行业。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查询数据是核心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以Web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查询技术异军突起,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世界的重要入口。管理平台的主要特点是“智慧”。有了丰富翔实的数据,运筹学理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智慧迸发”手段有了更广阔的施展舞台。除此之外,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保证数据不被破坏、不被泄露、不被滥用成为物联网面临的重大挑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物联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物联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