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0276.0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冯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安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46200 山西省长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椎 突出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疗法,约80%以上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可得到缓解和痊愈。手术治疗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过几十万例、上百万例患者的检验。但任何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腰突症手术也不例外。手术相关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管损伤、硬脊膜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神经根损等。手术后围手术期有可能出现休克、深静脉栓塞,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尿路感染,腹胀呕吐等全身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该药物天然纯净、安全无毒,没有依赖性,没有副作用。
另外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
伸筋草30-40 透骨草 30-40 当 归25-35
黄 耆25-35 杜 仲25-35 赤芍药20-30
红 花20-30 苏 木25-35 乌 药20-30
蚯 蚓20-30 川 芎20-30 延胡索20-30
刘寄奴15-25 阿 胶25-35 秦 艽20-30
续 断20-30 独 活15-25 牛 膝25-35
鸡血藤25-35 五加皮15-25。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本发明优选的是口服液。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所述口服液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重量份的药物清洗干净后混合均匀,加二倍重量份水,煎煮2~4次,每次20分钟,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70℃相对密度1.15~1.18的清膏,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中加入常规辅料,混匀,加纯化水至含生药量为1g/ml,灌封、灭菌制成口服液制剂。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袋,每袋500ml,每日三次。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腰腿痛”、“腰痹”的范畴。腰腿痛的病因,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外因是跌仆闪挫,瘀血阻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本方以补肝益气,通络行血为主,方中伸筋草味苦辛温,入肝脾肾三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透骨草味甘辛温,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当归味甘苦,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黄耆味甘微温,入肺脾,益卫固表,助气状筋骨;杜仲味甘微辛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赤芍药味酸苦凉,入肝脾经,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红花味辛温入心肝,活血通经,去瘀止痛;苏木味甘咸平,入心肝,行血破瘀,消肿止痛;乌药味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顺气开胸,散寒止痛;蚯蚓味咸寒,入肝脾肺,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疼;延胡索味平苦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除风;刘寄奴味甘苦,入心脾经,破血通经,敛疮消肿;阿胶味甘平入肺肝肾经,滋阴补血,主坚筋骨;秦艽味辛平,入肝胃胆经,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续断味苦辛微温,入肝肾经,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腰背酸痛;独活味辛苦温,入肾膀胱,祛风胜湿,散寒止痛,风寒湿痹;牛膝味甘苦酸平,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味苦甘温,入心脾,活血舒筋,腰膝酸痛,流利经脉;五加皮味辛温,入肝肾经,祛风湿,状筋骨,活血祛痰。
以上诸药合用,能补肝益气,通络行血,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好的疗效。无西药制剂对人体脏器损害等副作用,也无手术后有不良影响之虞。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的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26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安华,未经冯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0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机单拉力环式重量限制器
- 下一篇:双钩桥式起重机载重试验简易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