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9806.X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海;张黄德;刘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1/22;H01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用于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诸如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通信终端等。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天线以传输信息和数据等。此外,所述电子设备作为用户日常携带的电子产品,其外观设计也为用户所关注。例如,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厚度和金属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超薄和金属质感成为移动终端设计的一种趋势。因此,不但期望作为移动通信设备的电子设备具有优良的天线性能、还期望该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
以移动通信设备为例,所述移动通信设备的天线设计通常采用常规的平面倒F天线(PIFA,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或者单极天线来进行内置天线设计,所述内置天线都容易受全金属后壳的影响,导致天线性能的恶化。为此,一种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对移动通信设备的全金属后壳做局部掏空处理,以满足天线的辐射性能。然而,这种局部掏空处理降低了移动通信设备的外观设计的美感,且使得移动通信设备的整体金属质感被降低,同时也降低了超薄移动通信设备的结构强度设计。
此外,存在电子设备采用微带馈电缝隙辐射原理的天线设计方案,该天线也存在容易被手握到而使天线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同时微带馈电缝隙也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和结构设计。
因此,电子设备的现有天线设计难以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同时使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其能够使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用于具有金属边框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包括:辐射部,利用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来形成;馈电引脚,位于所述辐射部的第一位置上,用于馈送通信信号;接地引脚,位于所述辐射部的第二位置上,用于通过选频电路连接到地。
优选地,所述馈电引脚可通过天线带宽匹配网络连接到通信信号收发器,从而展宽所述天线的频率带宽。
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根据所述金属边框的周长、宽度和电导率确定。
优选地,所述天线还包括:附加接地引脚,位于所述辐射部的第三位置上,用于通过附加选频电路与地连接,其中,所述选频电路用于传送第一频率带宽的通信信号,所述附加选频电路用于传送第二频率带宽的通信信号,所述第一频率带宽中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率带宽中的频率。
优选地,所述金属边框可以为四边形,所述第一位置可位于所述金属边框的一个角处,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可位于所述金属边框的同一边上。
优选地,与所述接地引脚连接的所述地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路主板的地。
优选地,所述金属边框可以是全金属边框。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用于具有金属边框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来形成辐射部;在所述辐射部的第一位置上形成馈电引脚,以馈送通信信号;在所述辐射部的第二位置上形成接地引脚;以及将所述接地引脚通过选频电路连接到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作为天线的辐射部分、并利用选频电路来获得所期望的频率带宽,使得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的同时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天线带宽匹配网络的等效电路图;
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控装置的气动水泵
- 下一篇:一种钎焊烧结腔室抽真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