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化内镜用注气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9559.3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申;王东;吴仁培;刘志华;凌建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申;王东;吴仁培;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徐关寿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 内镜用注气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内镜用注气瓶。
背景技术
在消化内镜领域,通常是以空气为介质,通过对患者自然腔道注气注水,可以为消化内镜提供合适的手术视野和空间,协助手术治疗。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在消化内镜治疗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高频电治疗,使用空气介质时存在使患者组织灼伤的风险, 因此迫切需要用二氧化碳替代原有空气介质,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但是由于消化内镜的结构复杂,无法直接更换原有的气源和供气装置,因此如何将空气起源替换为二氧化碳气源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改变现有消化内镜的结构的前提下,向消化内镜中通入空气以外的其他气体介质。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镜用注气瓶。
消化内镜用注气瓶,包括瓶体和瓶口,瓶口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密封连接,瓶体上设有与第二气源连接的进气管。
进一步,瓶体盛放消化内镜所需的液体,瓶体上设有水位刻度线,水位刻度线包括上限水位线和下限水位线。
进一步,进气管的气体入口处设有密封圈,从而与第二气源密封连接、防止漏气。
进一步,进气管位于瓶体一侧。
进一步,进气管为弯管,气源接口向瓶口方向弯折。
或者,进气管为直管。
或者,进气管从瓶底插入瓶体内,进气管的气体出口高于上限水位线。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注气瓶的瓶口与内镜配备的注水瓶接口匹配,因此注气瓶可以直接与现有的消化内镜连接,而无需改变内镜的现有结构,使用方便,成本低。当关闭消化内镜原配的第一气源、开通第二气源时,第二气源的气体介质可以经注气瓶进入消化内镜的气体通路内,实现对消化内镜的第二气体介质供气。该第二气体介质可以是CO2,也可以是惰性气体。
注气瓶内可以存放液体,液体的水位必须在上限水位线和下限水位线之间才允许使用液体。
瓶体采用高分子耐热材料制成(如医用级聚砜、医用级聚碳酸酯等),并使用耐热医用密封圈,可以按照医用消毒规范进行消毒、灭菌。
本发明具有能够兼容原有各种消化内镜设备的优点,在保持原内镜手术功能的情况下,很方便地连接到消化内镜二氧化碳供气装置或其它使用于消化内镜的气源。
本发明直接在杯体上形成气源接口,可以独立进行消毒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在不改变现有消化内镜的结构的前提下,向消化内镜中通入空气以外的其他气体介质,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与消化内镜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进气管为弯管的示意图。
图3是进气管为直管的示意图。
图4是进气管从瓶底插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
消化内镜用注气瓶,包括瓶体5和瓶口1,瓶口1与内镜配备的注水杯接口密封连接,瓶口1上设有第一密封圈2,瓶体5上设有与第二气源连接的进气管6。
瓶体5盛放消化内镜所需的液体,瓶体5上设有水位刻度线,水位刻度线包括上限水位线3和下限水位线4。
进气管6的气体入口处设有密封圈7,从而与第二气源密封连接、防止漏气。
进气管6位于瓶体5一侧。
进气管6为弯管,气源接口向瓶口1方向弯折。当第二气源位于注气瓶上方时,使用弯管进气管最方便。当然,当第二气源位于注气瓶下方时,也容易想到将弯管的气源接口朝瓶底方向弯折。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注气瓶的瓶口1与内镜配备的注水瓶接口匹配,因此注气瓶可以直接与现有的消化内镜连接,而无需改变内镜的现有结构,使用方便,成本低。当关闭消化内镜原配的第一气源、开通第二气源时,第二气源的气体介质可以经注气瓶进入消化内镜的气体通路内,实现对消化内镜的第二气体介质供气。该第二气体介质可以是CO2,也可以是惰性气体。
注气瓶内可以存放液体,液体的水位必须在上限水位线和下限水位线之间才允许使用液体。注水瓶上设有液体入口8以允许液体注入瓶内。
瓶体采用高分子耐热材料制成(如医用级聚砜、医用级聚碳酸酯等),并使用耐热医用密封圈,可以按照医用消毒规范进行消毒、灭菌。
本发明具有能够兼容原有各种消化内镜设备的优点,在保持原内镜手术功能的情况下,很方便地连接到消化内镜二氧化碳供气装置或其它使用于消化内镜的气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申;王东;吴仁培;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李兆申;王东;吴仁培;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