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苏菲咳糖浆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807.9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钟茂团;黎勇;温国梁;唐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2 | 分类号: | G01N31/02;G01N31/22;G01N30/90;G01N31/16;G01N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18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苏菲咳 糖浆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成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苏菲咳糖浆中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苏菲咳糖浆是《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收载的品种,标准编号为WS3-B-2521-97,处方为百部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氯化铵、盐酸麻黄碱、薄荷脑,是中西药复方糖浆剂。它具有祛痰镇咳的作用,临床用于咳嗽,哮喘,多痰,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是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多痰等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品。但是原标准中没有对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的方法,既没有质量指标,也没有这些质量指标的鉴别方法。不法厂商在生产药品时不严格按照处方的剂量配料,肆意减少价格高的原料,致使药品的疗效明显下降,影响药品的安全有效,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苏菲咳糖浆的检测方法。用以监测不法厂商少投或不投相应原料,有效地控制苏菲咳糖浆的质量,使该药品安全有效,从而保证了该糖浆制剂的临床疗效,维护了患者的利益。
苏菲咳糖浆的处方是:百部流浸膏10ml,桑白皮流浸膏16ml,桔梗流浸膏30ml,甘草流浸膏35ml,氯化铵20g,盐酸麻黄碱0.5g,薄荷脑0.1g。
本苏菲咳糖浆的检测方法,包括鉴别及含量测定项目,所述鉴别包括对苏菲咳糖浆中氯化铵的鉴别,桑白皮的鉴别,桔梗的鉴别,甘草的鉴别,薄荷脑的鉴别;所述含量测定包括对苏菲咳糖浆中氯化铵的含量测定;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
(1)氯化铵的鉴别
取本品1~3ml,加水5~15ml,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1.5~2.5ml,即生成白色的凝乳状沉淀,再加氨试液,沉淀即溶解;和/或
取本品5~15ml,加氢氧化钠试液使成碱性后,加热,即发生氨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桑白皮的鉴别
取本品20~40ml,置水浴上蒸发至近稠膏状,加乙醇30~70ml,超声处理15~2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蒸干,加饱和碳酸钠溶液15~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20~4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3次,每次5~1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桑白皮对照药材0.5~1.5g粉碎成粗粉,加饱和碳酸钠溶液15~2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60℃石油醚:醋酸乙酯=10~14∶6~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桔梗的鉴别
取本品30~50ml,加水稀释至80~120ml,离心,取上清液,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弃去水液,再用70%乙醇80~12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加7%硫酸乙醇:水=0.8~1.2:2.5~3.5混合液17~23ml,加热回流2~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4次,每次10~3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氨试液20~50ml洗涤,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装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0.5~1.5g粉碎成粗粉,加7%硫酸乙醇:水=0.8~1.2:2.5~3.5混合液17~23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4.5~5.5∶3.5~4.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甘草的鉴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8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