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336.1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方显峰;徐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显峰;徐林元 |
主分类号: | B32B3/14 | 分类号: | B32B3/1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激发 余辉 发光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能型自发光材料制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
背景技术
长余辉蓄能发光材料是光致发光材料的一种,其激发能源是光能,可以是环境光,如:日光、灯光等。这种材料的基本发光原理是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掺杂的元素在基质中形成发光中心和陷阱。当受外界光激发时,发光中心的基态电子跃迁到激发态,当这些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时,形成发光。同时,一些电子在受激发时落入陷阱中心被束缚,光照解除后,受环境温度的扰动,束缚于陷阱的电子跳出陷阱落回基态释放的能量形成发光。由于束缚于陷阱的电子是受环境温度的扰动逐步跳出陷阱,因此发光表现为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形成长余辉。
当长余辉材料受外界光激发时,激发的电子越多,则往往余辉亮度越强、余辉时间越长;长余辉材料被激发到饱和状态,则余辉亮度和时间都达到最高值;但是如果激发强度不够,激发时间再长,则长余辉材料也不能被激发饱和。
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有早期的硫化物基质发光材料,如ZnS、CaS等;近期的有掺杂稀土材料的碱土铝酸盐系列,如发黄绿光的SrAl2O4:Eu2+,Dy3+,发蓝绿光的Sr4Al14O25:Eu2+,Dy3+,发蓝紫色光的CaAl2O4:Eu2+,Nd3+;还有有掺杂稀土材料的硅酸盐系列;以及红色体系的Y2O3:Eu3+、Y2O2S:Eu3+等。
目前利用长余辉材料的特性,可以把发光材料与各种透明塑料、树脂结合制成各种各样的发光膜、发光板及其它发光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消防标志、应急逃生、地名标志等行业。但是由于受制于长余辉材料自身的受激发性质及人眼在暗环境中的可识别的最小亮度是0.32mcd/m2,长余辉材料产品在短时间内(一般在10分钟左右)的激发条件往往对激发照度条件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10~20LX以上,否则长余辉材料很难被有效激发,使产品性能大打折扣。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德国DIN67510,要求的激发照度是1000LX;日本的JISZ9107标准是200LX。而在实际建筑物内夜间的照度多数是2~200LX,因而往往限制了该产品在低照度条件领域的应用,例如隧道、楼道等。
国内外也有些工厂通过改进发光材料配方及工艺开发出来适合低照度条件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俗称快吸光发光粉),如日本根本化学的G300L,大连路明的PLOY-8C,兰溪明辉光电的MHG-5DY等。但是这类快吸光发光材料虽然提升了产品的吸光速度,而其余辉时间大幅度缩短,且成本高昂,不便于被市场接受。至今一种既有利于弱光源下快速激发,且尽可能的被激发饱和,又能保持长余辉材料本身的余辉特性的发光产品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利于弱光源下快速激发,且尽可能的被激发饱和,又能保持长余辉材料本身的余辉特性的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该发光制品包括聚光层、长余辉发光层和反光层,其中:长余辉发光层设在反光层的正面上,反光层的正面为反光面上,聚光层设在长余辉发光层上。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聚光层由具有聚光作用的聚光透镜组成,其中:聚光透镜采用双面凸、平单凸、凹凸和菲涅尔透镜。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聚光层由聚光透镜阵列组成。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聚光透镜的形状采用圆形、方形或柱型。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聚光透镜的尺寸采用分米级、厘米级、毫米级或微米级。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聚光透镜或聚光透镜阵列采用折射率高,透光性好的玻璃或树脂材料制成,所述的玻璃或树脂材料是PU材料、PS材料、PET材料、PC材料、PMMA材料和PVC材料中的一种。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反光层反光面的颜色采用白色,以提高发光效果。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在聚光层与长余辉发光层之间设有介质层,介质层采用透光材料;所述的透光材料包括空气、玻璃、塑料及树脂材料;介质层的结构可采用网格状或点状结构形式。
在所述的一种易于被激发的长余辉发光制品中,在反光层的背面设有基材层;基材层采用金属材料、玻璃、塑料或木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显峰;徐林元,未经方显峰;徐林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