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纵横向单条裂缝的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6228.4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华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凝土 路面 纵横 裂缝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纵横向单条裂缝修补方法,属公路养护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于沥青路面的单条裂缝等路面损害的处治,通常分二个季度进行养护,一般是先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病害开挖,再填补4公分厚的沥青炒拌混合料,然后用机械压实,这种养护成本较高;遇上气温较低时,修补效果还不理想,并且一线养护职工的劳动强度较大,修复、阻车时间相对较长。
当前云南省受养护资金的制约,公路养护正由传统日常养护逐渐向预防性养护过渡,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流量大和超载车辆多的连续荷载作用,路面单条裂缝、板块断裂、网状破损的病害突出,加之雨季路面渗水造成软基侵害,路面不同程度翻浆、破损,导致行车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由于养护资金有限,若按原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和要求修复路面单条裂缝的病害,施工时间长、交通通行影响大、资金投入无保障来源。各公路管理部门在选择预养护对策时尚无有效经验,难以保证其经济合理性和实效性。因此,总结归纳出一套简单实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修复对策及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养护维修成本低、修复方便、省时省力、修复效果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纵横向单条裂缝修补方法。
本发明采取提前介入病害处治,对出现的路面裂缝及时修补,突出预防路面渗水,做到有裂必封,有缝必补,及时补封的方法,有效遏制病害的产生和扩大。
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纵横向单条裂缝修补方法,是在对纵横向单条裂缝路面不切割、不开挖的条件下进行修补,具体如下:
a.修补时先将路面纵横向单条裂缝内的积水除尽或异物清理干净;
b.在清洁过的裂缝上布上料粒径为4-6mm的石料后,均匀洒上170度90号石油沥青,洒下的热沥青须全部覆盖单层料并与原路面有接触;
c.在沥青上洒盖2-4mm的石料后用平板夯夯实;开放交通自然辗压成型。
本发明方法采用的设备为常规设备,具有养护维修成本低、修复方便、省时省力、修复效果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优点。
具体实例方式:
本实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纵横向单条裂缝修补方法,是在对纵横向单条裂缝路面不切割、不开挖的条件下进行修补,具体如下:
a.修补时先将路面纵横向单条裂缝内的积水除尽或异物清理干净;
b.在清洁过的裂缝上布上料粒径为4-6mm的石料后,均匀洒上170度90号石油沥青,洒下的热沥青须全部覆盖单层料并与原路面有接触;
c.在沥青上洒盖2-4mm的石料后用平板夯夯实;开放交通自然辗压成型。
发明人将上述方法应用在云南省数千公里国道、省道的沥青混凝土路 面纵横向单条裂缝的修补,实施五年来,效果非常明显,在高等级公路上也非常实用。如:
玉溪市易门公路管理段委托养护的安丰营至易门二级公路全长40公里,该段二级公路每昼夜行车平均1.8万辆,大型货车的载重普遍在40-80吨,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沥青混凝土路面单条裂缝、断板、坑塘一直困扰着路况质量,全线接近于大修,由于路况差、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按传统方法大修,每公里需要修复资金700万元,并且修复时间长,严重影响过往车辆安全通行。2012年1月至5月,在养护资金紧缺的条件下,易门公路管理段采用本发明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修复,每公里24米宽的路面,耗用沥青3吨左右,加上石料、人工费等,不到2.5万元,单条裂缝的修复成本为2.4元/米。
该段二级公路通过修复后,经使用证明:修复效果明显,能有效稳定路况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周期,降低养护成本,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华,未经王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