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碳对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5384.9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顺建;罗玉峰;肖宗湖;李水根;钟炜;罗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9/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338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染料 太阳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碳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混料:首先,按乙醇胺:二水合乙酸锌:乙二醇甲醚=1:3.594:(15~150)的重量比混合后在60℃下搅拌得淡黄色透明氧化锌溶胶;再按碳颗粒:氧化锌溶胶:水:曲拉通=1:(0.2~5):(1~10):(0.05~0.5)的重量比通过研磨或球磨获得黑色碳混合浆料;
2)涂层:采用刮涂法、丝网印刷技术或喷涂法将黑色碳混合浆料沉积在导电基底上,涂层厚度为1μm~50μm;
3)烧结:将步骤2)的产物置于200~600℃保温0.1~2h制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碳对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碳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颗粒采用粒径为10nm~50μm的炭黑、石墨、介孔碳、微孔碳、活性碳、玻璃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碳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基底为透明导电玻璃、金属基底、碳质基底或导电高分子基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碳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烧结采用氮气保护或空气气氛以5~20℃/min的升温速率自室温升温到20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学院,未经新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3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