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铍-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722.3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瑛娜;刘宝元;魏欣;高晓飞;赵玉明;郭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土壤 剖面 垂直 分布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测定铍-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实验装置,包括采集装置(100)和切片装置(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装置(100)包括防溅管(11)、放样室(12)、连接管(13)、底盖(14)和支架(15);
所述支架(15)上端部套住底盖(14),该底盖(14)上设置放样室(12),所述放样室(12)上叠置防溅管(11),所述防溅管(11)和放样室(12)的连接处外套设连接管(13);
所述防溅管(11)和放样室(12)具有相同的内径和外径;
所述连接管(13)的内径与防溅管(11)和放样室(12)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底盖(14)的内径和放样室(12)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底盖(14)的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141);
优选地,所述底盖(14)外径和支架(15)内径相匹配;
所述切片装置(200)包括固定室(21),推土柄(22),固定底盖(23)和手柄(24);
所述固定室(21)为圆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固定室(21)的内径和放样室(12)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固定室(21)的底部固定设置固定底盖(23);优选地,在该固定底盖(23)的中心设有带螺纹(2311)的圆孔(231);
所述推土柄(22)包括推土板(221)和推杆(222);所述推土板(221)设置在固定底盖(23)上方的固定室(21)内,该推土板(221)为圆形片,其直径与放样室(12)的内径相同;所述推土板(221)中心固设推杆(222),该推杆(222)设外螺纹(2221),该外螺纹(2221)和固定底盖(23)中的圆孔内螺纹(2311)相匹配,所述推杆(222)自固定室(21)内通过固定底盖(23)上的圆孔(231)螺纹旋转穿出固定底盖(23);
所述推杆(222)的下端设置手柄(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溅管(11)内径为100~110mm,高190~210 mm;
所述放样室(12)内径为100~110mm,高90~110mm;
所述底盖(14)内径为径105~115mm,高28~32mm,底盖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直径为4~6mm的孔;
所述支架(15)的内径为110~120 mm,高32~38 mm;
所述固定室(21)的内径为104~113mm,壁厚1.8~2.2mm,高110~120mm;
所述推土板(221)的直径为100~110mm,所述推土板(221)的厚度为1.8~2.2mm;
所述推杆(222)直径为18~22mm,长180~220mm;所述推杆外螺纹(2221)的螺距为0.8~1.2mm;
所述固定底盖(23)包括下层(232)、中层(233)和上层(234)的三层结构,所述下层(232)直径110~116mm,厚度4~6mm;所述中层(233)直径104~113mm,与固定室(21)的内径相匹配,厚度4~6mm;所述上层(234)直径100~110mm,与推土板(221)直径相同;所述固定底盖(23)中心圆孔(231)直径18~22mm,孔壁上螺纹(2311)的螺距为0.8~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5)的底边设有几个豁口(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溅管(11)上端部的管壁扩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5)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防溅管(11)、放样室(12)、连接管(13)和底盖(14)采用PVC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室(21),推土柄(22),固定底盖(23)和手柄(24)均为不锈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固定室(21)沿上沿内侧固设一圈厚1.8~2.2mm高4.8~5.2mm不锈钢圆管。
8.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所述装置测定铍-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研究特定时段侵蚀发生之前,将放样室(12)垂直打入研究区,取5 cm左右土柱,将土壤剖面底部削平;
2)在底盖(14)底上铺一张大小合适的滤纸,套在放样室(12)土壤剖面底部,然后将防溅管(11)和放样室(12)用连接管(13)套在一起,再把支架(15)套在底盖(14)下;
3)经过一次或者多次侵蚀性降雨后,将放样室(12)连同底盖(14)放入冰柜冷冻3个小时以上;
4)冷冻结束后,将放样室(12)从底盖(14)中取出,量取土柱的总深度;
5)将土柱连同放样室(12)一起放入切片装置(200)的固定室(21)内固定好;
6)旋转手柄(24)调整土柱位置,使土柱表面与放样室上沿齐平后,再旋转手柄(24),使得土柱突出一部分;根据分层厚度需要确定手柄(24)旋转圈数;
7)用电动薄片锯紧贴切片装置(200)上沿将土层薄片切割取下;继续旋转手柄(24),确定所选厚度,切割样品,直到切完所需分层土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7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