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带接驳机及皮带接驳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2451.1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8 | 分类号: | B29C65/18;B29C73/34;F16G3/10;B29L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5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接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驳机及接驳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皮带接驳机及皮带接驳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皮带中,聚氯乙烯(PVC)带、聚酯带及单丝纤维皮带是最常见的工业皮带,在皮带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硫化的作用,来实现皮带的接头。
而在硫化过程中,步骤较为复杂,硫化出来的橡胶皮带有时并不能保证其为最佳性能,而且这种生产皮带的方式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显得很不方便。
皮带分层技术是皮带生产过程中的准备工序,将需要接头的部分分成可以两两交叉的分叉头,为后续的皮带接头提供了准备和必要的工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带接驳机及皮带接驳方法,能满足各种皮带加工的物理特性和工艺要求。又由于采取了独特的加热设计,使铝板发热均匀,能确保皮带加工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带接驳机,包括
框架;
设置于框架内的接驳机本体,其包括镜像设置的上部和下部;皮带接驳头设置于上部和下部之间;
设置于框架上,并用于升降接驳机上部的升降机构;
其中,上部由下至上至少设置有冷却层、加热层、隔热层、气囊;气囊与隔热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气囊底部平整度的调整层;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机,其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在上部和下部闭合后防止接驳机本体晃动的锁紧装置,其分置于接驳机本体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机,其锁紧装置进一步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可拆卸锁扣。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机,其冷却层为铝材质制成,其开设有若干冷却孔。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机,其加热层为硅胶加热片。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机,其气囊的压力为0-0.25Mpa可调节式。
一种皮带接驳方法,使用上述皮带接驳机,包括:
S1:升降机构升起上部,使上部和下部之间相互打开,从而产生可以放置皮带接驳头的空隙;
S2:放置皮带接驳头在上述空隙中;
S3:升降机构降下上部,使上部和下部之间相互闭合,皮带接驳头被上部和下部夹住;
S4:加热层开始工作;气囊开始充气,其充满后加大上部和下部对接驳头的压力;
S5:接驳头在高温高压下完成接驳。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方法,其S4还包括锁紧装置将上部和下部锁紧,防止接驳过程的晃动。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方法,其S5的接驳时间为10分钟左右。
较佳地,所述的皮带接驳方法,其还包括
S6:当皮带接驳完成后,停止加热板的加热以及给气囊放气,同时给冷却孔注水,约8-10分钟后,卸下锁紧装置,升降机构升起上部,皮带就可以从接驳机中拿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这种皮带接驳机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简易,使加工出来的皮带平整,漂亮。
2、可以接驳300mm-3050mm宽的皮带。
2、可以粘接、修补各种塑胶及轻型胶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皮带接驳机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皮带接驳机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自动温控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一种皮带接驳机,包括框架100、设置于框架内的接驳机本体;所述框架100为铝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接驳机本体进一步包括镜像设置的上部101和下部102,皮带接驳头300设置于上部和下部的空隙之间;所述皮带接驳机还包括设置于框架上、并用于升降接驳机上部的升降机构,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为一勾挂装置8,需通过外力来使接驳机上部升起或降落,用于使上部与下部之间产生空隙或闭合。
如图2,接驳机的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相同,其为镜像设置。其中,上部由下至上至少设置有冷却层1、加热层2、隔热层3、气囊5、吊顶6;气囊与隔热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气囊底部平整度的调整层4,本实施例中,调整层为底部平整的木板制成,这里仅为举例,本发明不对其作出限定。吊顶6用于保护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