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2206.0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户谷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特硕尼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5/08;F21V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有LED芯片作为光源的LED灯。
背景技术
近来,取代功耗大的白炽灯,对功耗小的采用LED作为光源的LED灯的需求越来越大。
通常,该种LED灯具有:铝等金属散热体,其热传导性优良;灯座,其安装在散热体的一端,灯罩,其由透光的玻璃或者塑料材料制成,具有半球状的顶部,并安装在散热体的另一端,模块电路板,其安装有LED芯片,点亮电路,其向LED芯片供电;并且,该种LED灯还具有如下的结构:模块电路板和点亮电路安装在散热体上,LED芯片被灯罩罩住,点亮电路和灯座电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09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21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908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91033号公报
由于作为光源使用的LED芯片所发出的光具有高指向性,前方的狭窄的区域被强光照射,所以不适合作为像白炽灯那样以均匀的亮度照亮周围的照明器具来使用。
在此,为了缓和LED芯片所发出的光的指向性,已知有一种实际应用的LED灯,在该LED灯的灯罩内部设置有柱状的光扩散构件,该光扩散构件由透光塑料材料构成,在前端部形成有多棱锥形状的反射面,从光扩散构件的基端部入射的LED光在前端部的反射面发生反射并向周围扩散。
但是,由于具有该种光扩散构件的LED灯的构造很复杂,所以制造成本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采用简单的构造来缓和LED芯片所发出的光的指向性,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LED灯。
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LED灯,其具有:散热体,灯座,其安装在散热体的一端上,灯罩,其由透光塑料材料构成,具有半球状的顶部,并安装在散热体的另一端,模块电路板,其安装有LED芯片,点亮电路,其向LED芯片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点亮电路安装在散热体上,并且LED芯片被灯罩罩住,点亮电路和灯座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顶部的表面实施打磨加工来形成粗糙面。
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如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打磨加工在顶部的表面上形成文字、符号或者图案。
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如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散热体上。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通过对灯罩的表面实施打磨加工来形成粗糙面,所以LED芯片的光在通过打磨加工而成的粗糙面时发生漫反射而扩散到灯罩的周围。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利用灯罩的打磨加工面使LED芯片的光扩散,所以能够使LED灯的构造变简单,并且能够减低制造成本。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由于通过打磨加工并利用文字、符号或者图案对灯罩的顶部的表面进行设计,从而能够扩展LED灯的例如作为室内器具来使用等的用途。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能够将灯罩替换成设计或色彩不同的其他灯罩,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展LED作为室内器具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泡形LED灯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泡形LED灯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泡形LED灯的其他灯罩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灯泡形LED灯
11散热体
12灯座
13灯罩
13a顶部
13b躯干部
13c、13d粗糙面
14LED芯片
15模块电路板
16点亮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图1及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泡形LED灯10。该灯泡形LED灯具有:散热体11,由热传导性和散热性优良的铝等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制成;灯座12,安装在散热体11一端,并具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形状和尺寸;灯罩13,由半透明的丙烯树脂制成,安装在散热体11的另一端开口部。
在散热体11的内部固定有安装了LED芯片14的模块电路板15和向LED芯片14供电的点亮电路16,灯罩13罩住LED芯片14。而且,点亮电路16和灯座12通过引线17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特硕尼克株式会社,未经比特硕尼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