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装置、连接部件及纱线卷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031.3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出水良光;山本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H1/36 | 分类号: | D01H1/36;D01H1/3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装置 连接 部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纱线卷绕到卷绕管上的纱线卷绕装置、使多个卷绕管连接的连接部件、以及将纱线卷绕到卷绕管上的纱线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纱线卷绕机能够切换1个卷绕管旋转自由地保持在摇架上、通过将提供的2根纱线并纱且将并纱后的纱线卷绕到该卷绕管上形成1个卷装、以及通过将提供的2根纱线保持原样地卷绕到该卷绕管的互相隔开的部分上形成2个卷装。并且,在形成2个卷装的情况下,在纱线卷绕后通过将卷绕管切断将2个卷装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421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纱线卷绕机中,在将2个卷装形成在一个卷绕管上的情况下,像上述那样为了在形成卷装后将2个卷装分离,有将卷绕管切断的必要,由于将该卷绕管切断的工序,卷装的制造变烦杂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在将多个纱线卷绕到旋转自由地保持在1个摇架上的卷绕管上来形成多个卷装时,能够使卷装的制造简单的纱线卷绕装置、使多个卷绕管连接的连接部件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第1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自由地保持卷绕体的1个摇架,该卷绕体包含在沿轴向排列的状态下能够分离地连接着的多个卷绕管;将提供的多个纱线分别卷绕到多个上述卷绕管上而形成多个卷装。
第10方案的纱线卷绕方法的特征在于,使卷绕体旋转自由地保持在1个摇架上,该卷绕体包含在沿轴向排列的状态下能够分离地连接着的多个卷绕管;将提供的多个纱线分别卷绕到多个上述卷绕管上而形成多个卷装。
根据这些方案,由于形成旋转自由地被保持在1个摇架上的卷绕体,分别将纱线卷绕到多个卷绕管上形成多个卷装,因此在形成了卷装后通过将连接的多个卷绕管分离,能够容易地将多个卷装分离。
第2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第1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中,还具备将提供的多个纱线并纱的并纱装置;上述1个摇架能够旋转自由地保持上述卷绕体以及在上述轴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卷绕体大致相同的1个卷绕管;能够切换使上述卷绕体旋转自由地保持在上述1个摇架上、将提供的多个纱线分别卷绕到多个上述卷绕管上而形成多个卷装的方式,以及使上述1个卷绕管旋转自由地保持在上述1个摇架上、将提供的多个纱线在上述并纱装置中并纱、将并纱后的纱线卷绕到上述1个卷绕管上而形成1个卷装的方式。
根据本方案,用1个纱线卷绕装置既能将提供的多个纱线并纱卷绕而形成1个卷装,又能将提供的多个纱线保持原样地卷绕形成多个卷装。
第3方案的连接部件为在第1或第2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使多个上述卷绕管能够分离地连接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被构成为沿上述卷绕管的轴向延伸的筒状,包含上述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的部分和包含另一个端部的部分分别成为穿插到上述卷绕管中的穿插部;通过使2个上述穿插部分别穿插到上述卷绕管中,使多个卷绕管中相邻的2个上述卷绕管能够分离地连接。
根据本方案,通过使相邻的2个卷绕管互相连接,能够使多个卷绕管连接。并且,由于使相邻的2个卷绕管连接着,因此即使在连接的卷绕管的数量多的情况下,卷绕管的分离也变得容易。
第4方案的连接部件的特征在于,在第3方案的连接部件中,在位于2个上述穿插部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保持被卷绕到所连接的2个上述卷绕管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纱线的纱端的纱端保持部。
根据本方案,通过使纱线保持在纱端保持部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卷绕管的生头等。
第5方案的连接部件的特征在于,在第4方案的连接部件中,上述纱端保持部通过在2个上述穿插部之间的部分上缠绕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部件而形成;通过将纱线夹在上述环形部件与上述卷绕管的端部之间将上述纱端保持。
根据本方案,通过在2个穿插部之间的部分上缠绕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部件,能够容易地形成纱端保持部。
第6方案的连接部件的特征在于,在第4方案的连接部件中,上述纱端保持部通过在2个上述穿插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沿其周向延伸、并且不遍及其全周地延伸的、将纱线向上述卷绕管的内周面引导的沟槽而形成;通过将上述纱端夹在上述沟槽的壁与上述卷绕管的内周面之间将上述纱端保持。
根据本方案,通过在2个穿插部之间的部分形成将纱线向上述卷绕管的内周面引导的沟槽,能够容易地形成纱端保持部。
第7方案的连接部件的特征在于,在第3~第6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连接部件中,上述穿插部的与上述卷绕管接触的部分的直径能够扩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