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敏护齿牙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1890.0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斌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Q11/00;A61K8/20;A61K8/24;A61K8/25;A61K8/26;A61K8/34;A61K8/46;A61K8/73;A61K8/81;A61K8/9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伟杰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敏护齿 牙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化工用品,特别是一种抗敏护齿牙膏。
背景技术
牙齿感觉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或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均引起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可找到1个或数个过敏区,国外报道一种机械刺激器,用螺丝调节不锈钢针的压力,来测试牙齿的敏感度,也有用电控温度计来测试者,然而,迄今为止,牙齿的敏感程度,还只能靠患者的主观感觉来表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敏护齿牙膏,可以通过锶阻塞了张开的牙本质小管来进行抗过敏,并且在牙膏中加入中草药成分,可以更有效杀菌护齿。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抗敏护齿牙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和重量份组成:羟乙基纤维素 1;氯化锶0.5;聚乙烯吡咯烷酮0.8;甘油20;白垩45;丁香油5;十二烷基硫酸钠0.8;磷酸二氢钠0.5;氢氧化铝35;车前草提取物5.0;去离子水80。
所述牙膏通过以下方式制得:将羟乙基纤维素、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均匀分散后,加入车前草提取物、白垩、丁香油、十二烷基硫酸钠、氯化锶、氢氧化铝、磷酸二氢钠捏合成膏即可。
氯化锶为中性盐。高度水溶性,毒性很低。放入牙膏内使用,方便安全。锶显示了对所有钙化组织,包括牙本质在内,具有强大的吸附性。锶对牙本质过敏的作用被认为是通过钙化锶磷灰石的形式,阻塞了张开的牙本质小管所致。
车前草具有利尿、杀菌、抗痛风、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止泻、镇咳祛痰等作用。车前草用于牙膏中,有很好抗菌消炎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抗敏脱敏、并且可以有效抗菌消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敏护齿牙膏,由以下组分和重量份组成:羟乙基纤维素 1;氯化锶0.5;聚乙烯吡咯烷酮0.8;甘油20;白垩45;丁香油5;十二烷基硫酸钠0.8;磷酸二氢钠0.5;氢氧化铝35;车前草提取物5.0;去离子水80。所述牙膏通过以下方式制得:将羟乙基纤维素、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均匀分散后,加入车前草提取物、白垩、丁香油、十二烷基硫酸钠、氯化锶、氢氧化铝、磷酸二氢钠捏合成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斌,未经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