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系统石灰石浆液pH值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1760.7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彪;金东春;钱洲亥;乐园园;曹志勇;李治国;王万林;崔亚斌;周晓云;毛文利;卢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系统 石灰石 浆液 ph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脱硫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系统石灰石浆液pH值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SO2气体是一种污染物,为避免污染环境,对于可能排放包含SO2气体的工业过程(比如,燃煤火电厂的工业发电过程),通常需要进行脱硫操作。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常见的石灰石-石膏湿脱硫法的吸收塔系统。基于该吸收塔系统的脱硫过程是:未经脱硫的烟气由吸收塔10下部的入风口11吸入,吸入的烟气与供给到吸收塔内的石灰石浆液15逆流接触,生成半水熟石膏(CaSO3·1/2H2O),熟石膏与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水生石膏(CaSO4·2H2O),从而达到去除烟气中SO2的目的,经过净化后的已脱硫烟气通过吸收塔10上部的出风口12排除。在上述脱硫过程中,在保证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为确保达到预定的脱硫效率,需要将吸收塔内的石灰石浆液的pH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该过程通过分析处理pH值测量装置14测得的pH值和石灰石浆液调节装置13调节供浆流量实现。
目前,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pH值控制通常采用串联控制回路实现。该串联控制回路主要包括pH值控制主回路和石灰石浆液流量控制副回路两部分。利用该串联控制回路实现pH值控制的过程为:测量未经脱硫烟气的总风量和烟气SO2浓度,计算出SO2质量流量,利用该质量流量获得向吸收塔提供石灰石浆液的供浆流量理论值;设定一个pH初值,在对当前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pH值测量后,将pH初值和测定值输入第一PID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获得向吸收塔提供石灰石浆液的供浆流量修正值;根据供浆流量修正值对供浆流量理论值进行修正,将修正后获得的供浆流量值输入第二PID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根据该值控制石灰石浆液供浆调节阀,从而使吸收塔内的石灰石浆液的pH值保持在满足预设效率要求的合理范围之内。
上述脱硫系统浆液pH值控制方法的鲁棒性较好,用于实现pH值控制的串联控制回路简单、易于实现。但是,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排放SO2气体的工业机组负荷和燃料含硫量固定的情况。当工业机组负荷和燃料含硫量发生变化时,进入脱硫系统的烟气总风量及SO2浓度随之发生变化,引起SO2质量流量改变,为达到预设脱硫效率,必须相应修改设定的pH初值。这种因工业机组负荷和燃料含硫量变化而改变pH初值设定的方式,增加了监视工序,使pH值控制过程不能实现完全自动化,降低了脱硫系统浆液pH值控制的效率。此外,工业机组负荷和燃料含硫量发生变化时,pH初值设定通常依据人的经验,随意性较大,降低了脱硫系统浆液pH值控制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硫系统石灰石浆液pH值控制方法,以解决pH值控制过程不能实现完全自动化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脱硫系统石灰石浆液pH值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进入吸收塔的SO2的质量流量获取供浆流量理论值;
根据SO2的质量流量与pH初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进入吸收塔的SO2的质量流量对应的pH初值,将该pH初值和当前测定的石灰石浆液pH值进行比较得到供浆流量修正值;所述函数关系是在满足预定脱硫效率条件下通过对进入吸收塔的SO2的质量流量与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实际pH值间的映射数据事先拟合而成;
根据所述供浆流量修正值对供浆流量理论值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供浆流量值控制石灰石浆液的实际供浆量。
优选地,在满足预定脱硫效率条件下对进入吸收塔的SO2质量流量与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实际pH值间的映射数据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包括:
记录多组进入吸收塔的SO2的质量流量数据,调节每组数据下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pH值,使每组数据下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均达到预定效率;
记录每组数据下达到预定脱硫效率后石灰石浆液的pH值;
根据记录的多组SO2质量流量数据和各组数据对应的石灰石浆液的pH值拟合SO2质量流量与pH初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NC通用治具
- 下一篇:处方打印型虹膜诊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