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1588.5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滕飞;蔡义君;齐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切换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透明网络设备中的保护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透明网络设备是网络中常见的设备之一,比如透明模式防火墙等,其一般是串接在网络当中对网络中传输的报文进行透明处理,即对能够通过的报文不对其做任何更改。当防火墙出现故障时,会引起当前网络瘫痪。特别是在国内外出入口、省市出入口等重要网络中,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国际性或者是区域性的断网,因此透明网络设备的高可靠性设计方案非常重要。
一般的网络设备用于透明传输时,业务模块会与光保护模块配合,光保护模块连接业务模块和两侧对端设备的光纤。光保护模块有pass和bypass两种状态,处于正常状态(也称为pass状态)时,光保护模块会将来自对端设备的光信号切到业务模块,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光保护模块工作在pass状态下。当光保护模块处于旁路状态(也称bypass状态时,光保护模块将两侧对端设备的光信号直连,让所有报文能够直接透明通过。光保护模块实时监测业务模块的光功率或光信号参数,当光功率或光信号参数不符合要求时,光保护模块切换为bypass,以保护当前网络。
然而这样的设计方案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这样的方案只能在传输介质是光纤的系统中应用;其次,该方案只能在光功率和光信号参数的指标下进行保护判决;另外,该方案只能在业务模块故障时起应急保护作用,业务模块的故障还需要等待维护人员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切换控制装置,应用于分布式网络设备上,其中该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业务板以及保护切换模块,其中所述业务板包括业务处理模块以及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所述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为透明业务端口对,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以及判决控制单元,其中: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在业务板启动之后定期读取第一业务端口与业务处理模块之间的收发报文数量、第二业务端口与业务板之间的收发报文数量、业务处理模块丢弃的来自第一业务端口的报文数量以及业务板丢弃的来自第二业务端口的报文数量;
判决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当前周期数据采集单元读取到的各种报文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如果是则确定业务处理单元处于故障状态,将所述保护切换模块置为旁路状态,然后对所述业务处理模块进行复位,并在该业务处理模块复位成功后将保护切换模块置为正常状态;
其中所述保护切换模块在旁路状态时,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相连使得业务处理模块被旁路,所述保护切换模块在正常状态时,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分别连接到业务处理模块使得业务处理模块能够通过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收发报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网络设备上,其中该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业务板以及保护切换模块,其中所述业务板包括业务处理模块以及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所述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为透明业务端口对,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业务板启动之后定期读取第一业务端口与业务处理模块之间的收发报文数量、第二业务端口与业务板之间的收发报文数量、业务处理模块丢弃的来自第一业务端口的报文数量以及业务板丢弃的来自第二业务端口的报文数量;
B、判断当前周期数据采集单元读取到的各种报文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如果是则确定业务处理单元处于故障状态,将所述保护切换模块置为旁路状态,然后对所述业务处理模块进行复位,并在该业务处理模块复位成功后将保护切换模块置为正常状态;
其中所述保护切换模块在旁路状态时,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相连使得业务处理模块被旁路,所述保护切换模块在正常状态时,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分别连接到业务处理模块使得业务处理模块能够通过第一及第二业务端口收发报文。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确定业务处理模块是否处于故障状态,通过合理地设置处理周期可以快速地控制保护切换单元的状态修改,实现对业务报文传输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分布式设备的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切换控制装置的逻辑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切换控制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报文流转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