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路负载均衡装置及管理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710.7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姜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均衡 装置 管理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链路负载均衡装置及管理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出于对互联网访问速度提升、业务的持续性、以及增强出口链路可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考虑,现在多数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逐步采用多链路接入Internet。但是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引入多条物理链路,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就会造成引入的多条链路之间完全独立,因此不能有效得解决链路带宽利用不均、吞吐量相对低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链路负载均衡机制。请参考图1,传统的链路负载均衡机制中,负载均衡设备(LB)均可接入多条链路,每条链路对应一个运营商(ISP)。当用户从内网去访问公网的时候,用户业务报文经过负载均衡设备,设备内置的负载均衡装置会提供多种调度算法在多条链路之间进行的负载分担。例如访问电信的链接选择电信的链路出去等。当然,调度算法也可按照最小负载分担实施。通常情况下,链路负载均衡装置还提供链路健康检查机制,比如通过发ICMP或TCP包探测链路的状态,实时监测各个链路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某条链路故障(down),立刻将该链路上的流量切换到其他可用链路上,从而保障业务的持续性。
然而一旦一个LB设备有一条或者更多链路出于故障状态,其他链路必然要承担更多的业务,但业务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部分业务报文被丢弃。由于链路的故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排查清楚和修复,在链路修复之前,业务报文被丢弃的情况无法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应用于包括一个多个出口链路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上,其中该负载均衡设备与一个或多个邻居区域负载均衡设备通过区域链路相连,所述区域链路独立于所述出口链路;其中各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均受控于管理服务器;该装置包括状态采集单元、管理交互单元以及均衡控制单元,其中:
状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自身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自身需要处理的实际业务流量大小;
管理交互单元,用于采集到的状态信息上报给所述管理服务器,并接收管理服务器下发的区域均衡指令;
均衡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区域均衡指令则将至少部分业务流量通过一个或多个区域链路发送给一个或者多个邻居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或者用于从一个或多个区域链路上接收来自一个或者多个邻居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的业务流量,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分担算法将来自邻居区域的业务流量分担到自身的一个或多个出口链路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多个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其中每个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出口链路以及独立于所述出口链路的区域链路,所述区域链路用于连接两个相邻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该管理服务器包括:
信息交互单元,用于接收各个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上报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负载均衡设备需要处理的实际业务流量大小;
区域调度单元,用于判断负载均衡设备的实际业务流量大小是否已经达到预设的上限,如果是,则向该负载均衡设备发送区域均衡指令以指示该负载均衡设备将至少部分业务流量通过区域链路发送到一个或多个邻居区域的负载均衡设备上。
本发明引入了区域间的业务流量调度机制,使得业务流量负载压力较大的LB上的业务流量能够分担到其他区域的LB上去,充分利用当前全局网络中空闲的带宽资源,有效降低了某个LB当前业务流量突发或某个出口链路故障引发的业务流量被丢弃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中负载均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负载均衡装置的逻辑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的逻辑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区域调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区域调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当前解决问题的思路仍然局限在本地网络问题从本地着手,未有从网络全局的角度对负载均衡进行更为深入地考量。本发明不仅仅考虑本地网络的业务流量均衡问题,还引入区域的概念,使得业务流量在整个网络全局趋向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