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络丝机的卷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485.7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文;沈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仕禾线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74 | 分类号: | B65H54/74;B65H54/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络丝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络丝机的卷纱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络丝机,亦称络筒机、络纱机,其主要包括管纱插座、清纱器、导纱器以及卷纱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纱线或丝自管纱上退绕下来,在经过清纱器将清除纱线或丝上的杂质和疵点,然后在导纱器的作用下,通过卷纱装置,将纱或丝绕至线筒上,完成了纱线或丝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后道工序的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其中纱线的卷纱装置包括驱动卷线筒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第一卷纱机构和纱线沿着卷线筒长度方向上下移动的第二卷纱机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第一卷纱机构和第二卷纱机构需要独立的两台驱动机构来带动,大多数都采用一台电机带动一个驱动机构,由于一台络丝机上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卷线装置,因此驱动机构变得庞大,结构相对复杂,从而使得设备维护成本上升,降低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络丝机的卷纱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络丝机的卷纱装置,其包括驱动卷线筒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第一卷纱机构和纱线沿着卷线筒长度方向上下运动的第二卷纱机构,特别是,第一卷纱机构包括卷线筒底座、设置在卷线筒底座上方的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旋转件、设在旋转件上与卷线筒内壁紧密配合的定位杆以及驱动旋转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卷纱机构包括沿机架垂直方向上下升降的活动架、与活动架一端部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活动架上设有与卷线筒一一对应的导纱器。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的驱动轮、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卷线筒底座之间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张力轮以及传动皮带,简单的传动机构并在张力轮的作用下,减少了皮带打滑或松动现象。
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控制器和与电动控制器一端相连接的传送带,传送带包括沿着机架水平方向的延伸部和用于带动活动架上下运动的垂直部,延伸部与垂直部之间设有改变传送带运动方向的从动轮,延伸部与电动控制器相连接,垂直部与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电动控制器包括分别设置在同一导轨架两端的定位块和滑动块以及控制滑动块沿着导轨架来回移动的控制系统,滑动块的一端与传送带固定连接,控制系统具有第一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控制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滑动块沿着导轨架向定位块移动,传送带的延伸部向左运动,传送带的垂直部向上运动,活动架向上运动;当控制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定位块与滑动块相接触,控制系统控制滑动块沿着导轨架背向定位块移动,传送带的延伸部向右运动,传送带的垂直部向下运动,活动架向下运动。
更优地,控制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系统断路,并在从动轮的摩擦下,由活动架的自重带动传送带的垂直部向下匀速运动,将传送带的延伸部向右运动,降低能源损耗,节约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一个方面,定位块与滑动块的间距为活动架沿着机架垂直方向上下升降的行程,这样可根据卷线圈具体的卷线高度,确定滑动块和定位块的间距,十分方便控制纱线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且设备结构简单。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一方面采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列设置在卷纱筒底座上的多个旋转件旋转,从而满足卷线筒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另一方面采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架沿着机架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处于活动架上与卷线筒一一对应的导纱器上下运动,满足了卷纱装置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要求,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操控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络丝机的卷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卷线筒;2、卷线筒底座;3、旋转件;4、定位杆; 5、活动架;50、导纱器;6、连接件;7、驱动轮;8、张力轮;9、皮带;10、电动控制器;11、传送带;110、延伸部;111、垂直部;12、从动轮;13、导轨架;14、定位块;15、滑动块;a、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仕禾线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仕禾线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