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开关接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9530.7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雷;刘理想;罗康;张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H01H1/00 | 分类号: | H01H1/00;H01H9/5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开关 接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开关,特别是一种电磁开关接触系统。
背景技术:传统的电磁开关接触系统,动簧片和静簧片直接焊接在底壳输出引脚上,传动机构推动动簧片与静簧片接触实现负载切换功能。
传统的电磁开关接触系统,结构简单,容易装配。不足之处是:接触系统与传动机构连接后,两簧片处于完全封闭的空间内,这使得簧片的调整处于盲调的情况,调校簧片参数非常困难而且无法 直接测量两簧片接触时的压力,致使传动机构推动动簧片与静簧片接触时,或出现推动距离过大使簧片失弹现象,或出现推动距离不足使接触不可靠现象。另外簧片与底壳输出引脚直接相连,容易出现因引脚受外部机械力作用位移而导致簧片位置变化出现失效。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接触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接触系统铆装到电路模块上的结构,解决了盲调结构,使簧片压力能够直接测量,同时改变了簧片直接与外部输出引脚相连的连接方式,避免了簧片受到外部不良影响失效的可能。另外,在电路模块上架构电路,实现负载保护和输入信号控制功能。
本发明的构成:由印制电路板、动簧片、静簧片、复原簧片、电子元器件组成,在印制电路板上用铆钉铆装动簧片和静簧片,动簧片上叠加复原簧片,印制电路板上焊接电子元器件,电路模块分为负载保护电路部分和输入控制电路部分;
本发明解决盲调的方法是:将接触系统的动簧片与静簧片铆装到印制电路板上,再将底壳输出引脚与印制电路板实现电连接,在动簧片上增加了复原簧片,簧片的铆孔处均有焊盘,使簧片触点进入电路中,电磁开关的传动机构与印制电路板装配连接后,簧片处于开放环境,此时可以依据需要对簧片进行调整,之后再将底壳装配,封闭印制电路板;
本发明解决簧片触点免受外部不良影响的措施是:将簧片触点与引脚分离,簧片触点铆装到印制电路板上,再将引脚与印制电路板相连,使用印制电路板进行转接;
本发明实现负载保护和输入信号控制功能的措施是:印制电路板电路含两个部分,一为触点或负载保护电路部分,一为输入控制电路部分;负载保护电路部分含簧片、触点以及相应电子元器件,并根据需要在此电路中设计触点灭弧电路或其他保护电路,输入控制电路部分对输入电压或电流信号实现反极性保护或延时信号控制。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积极作用是:提供了一种整合了电路模块功能的簧片接触系统,该结构能在实现传统的簧片触点切换负载的功能基础上,解决了簧片触点受外部不良影响失效的隐患,同时实现对负载保护和输入信号控制的功能丰富了产品功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故障率低,装配简单、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负载保护电路部分,2铆钉,3动簧片,4静簧片,5印制电路板,6输入控制电路部分,7复原簧片,8传动机构,9底壳输出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电磁开关接触系统,由印制电路板、动簧片、静簧片、复原簧片、电子元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印制电路板5上用铆钉2铆装动簧片3和静簧片4,动簧片上叠加复原簧片7,印制电路板5上焊接电子元器件,电路模块分为负载保护电路部分1和输入控制电路部分6;
本发明解决盲调的方法是:将接触系统的动簧片3与静簧片4铆装到印制电路板5上,再将底壳输出引脚9与印制电路板实现电连接,在动簧片上增加了复原簧片7,簧片的铆孔处均有焊盘,使簧片触点进入电路中,电磁开关的传动机构8与印制电路板装配连接后,簧片处于开放环境,此时可以依据需要对簧片进行调整,之后再将底壳装配,封闭印制电路板;
本发明解决簧片触点免受外部不良影响的措施是:将簧片触点与引脚分离,簧片触点铆装到印制电路板上,再将引脚与印制电路板相连,使用印制电路板进行转接;
本发明实现负载保护和输入信号控制功能的措施是:印制电路板电路含两个部分,一为触点或负载保护电路部分,一为输入控制电路部分;负载保护电路部分含簧片、触点以及相应电子元器件,并根据需要在此电路中设计触点灭弧电路或其他保护电路,输入控制电路部分对输入电压或电流信号实现反极性保护或延时信号控制。
动簧片3与静簧片4由银镁镍材料制成,复原簧片7由弹簧不锈钢带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未经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9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