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FITC/SiO2-CdTe QDs)-SiO2超级结构编码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9344.3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表;刘淑贤;董美婷;徐静怡;梁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fitc sio sub cdte qds 超级 结构 编码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一种编码纳米颗粒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混合(FITC/SiO2-CdTeQDs)-SiO2超级结构编码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编码技术,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或量子点整合在微米或纳米材料中,通过控制荧光物质的种类、比例和浓度来实现编码,这些不同种类、不同比例和不同浓度的荧光物质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荧光特征,可用来标识某一特定的生命物质或事件,有望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应用。但在国内较多的是单一荧光元素,如单一使用有机荧光染料或直接使用多色量子点编码,且制备条件苛刻,毒性大,表面修饰难,未有商品化的荧光编码微球。
多重生化分析中无复杂仪器设备和过程的要求驱使了编码荧光探针的巨大发展。有机荧光分子和量子点作为典型的荧光编码元素,能结合在不同的纳米颗粒(如SiO2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等)上作为高质量的荧光编码元素。有机荧光分子掺杂的纳米颗粒具有改良后的高光稳定性、强荧光信号,能作为超灵敏生物检测探针。但是,现行的几种有机荧光分子被同一激发光激发并区分开其荧光光谱是很困难的,这也限制了有机荧光分子编码的数量及应用。而量子点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连续的激发光谱、窄而对称的发射光谱、可随颗粒大小调谐的荧光发射等光学特征,是制备编码荧光纳米颗粒的理想荧光编码元素。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NPs)具有制备简单、表面光滑且透明,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且利用硅烷偶联剂易对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可以获得带有氨基、巯基及羧基等不同化学基团的纳米粒子,从而为二氧化硅的生物应用提供了保证。因此,将有机荧光分子和量子点组装于功能化的二氧化硅表面可以制得发光性能优异的颗粒。通过改变编码元素的量和颜色可以制得具有不同编码信号的荧光纳米颗粒。因此,此类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发光性能优异的荧光纳米颗粒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以及高通量药物分析等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低毒、水溶、高生物相容等特性的(FITC/SiO2-CdTe QDs)-SiO2超级结构编码颗粒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合(FITC/SiO2-CdTe QDs)-SiO2超级结构编码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CdTe量子点的制备:
称取适量谷胱甘肽和CdCl2·2.5H2O溶于50mL水中,调节pH=11.0,通N2除氧,然后加入NaHTe,确保Te和Cd的物质的量比为1︰5,95℃反应10小时,制得CdTe量子点溶液,用乙醇离心沉降得CdTe量子点颗粒,并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后备用。
B、表面氨基功能化的FITC/SiO2纳米颗粒的制备:
氮气保护下,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搅拌反应12小时,得到FITC-APTS偶合物;取一定量偶合物,加入乙醇、氨水、正硅酸乙酯(TEOS),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FITC/SiO2荧光纳米颗粒溶液,再加入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液,其中异硫氰酸荧光素、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氨水、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的物质的量比为2︰5︰9︰55︰143︰632,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表面氨基功能化的FITC/SiO2纳米颗粒,离心沉降,用乙醇洗涤3-4次,干燥后备用。
C、FITC/SiO2-CdTe QDs颗粒的制备:
将CdTe量子点和表面氨基功能化的FITC/SiO2纳米颗粒按质量比1︰4,经1-乙基-3-(3-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脱水缩合,使CdTe量子点组装于FITC/SiO2纳米颗粒表面,得到FITC/SiO2-CdTe QDs编码颗粒前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9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蚕卵期鉴别家蚕吐丝颜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贻贝中提取牛磺酸的方法
- 磁光双功能CNT/Fe<sub>3</sub>O<sub>4</sub>@SiO<sub>2</sub>(FITC)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FITC-IP<sub>3</sub>的制备方法及在荧光偏振分析中的应用
- 一种荧光标记的肿瘤靶向示踪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使用荧光染料FITC与MITO鉴定混合精子的方法
- 甘氨酸在减弱荧光素FITC标记D‑二聚体抗体时猝灭现象中的应用
- 磁光双功能CNT/Fe3O4@SiO2(FITC)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双特异性抗体FITC×CD3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ITC标记的维生素B12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一种抗FITC荧光单克隆抗体及其免疫层析试纸
- 在胸水荧光图像中检测肿瘤细胞的方法和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