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8868.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5/20;G02B1/11;G02B1/04;G02B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镜头,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使用红外截止透镜的镜头。
背景技术
一般的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或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等产品均包含有镜头与影像传感器(例如CCD或CMOS),镜头用于将物体所发出的光汇聚到影像传感器,影像传感器再将接收到的光讯号转换成电讯号,以供后续处理。影像传感器本身除了感测物体所发出的可见光讯号外,还可以感测到波长大于750nm的红外光(IR)讯号,此多余的红外光讯号将造成所拍出的影像产生色偏,严重影响成像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红外光所造成的色偏,一般已知的解决方法如图1所示,在镜头与影像传感器之间加入一片红外截止滤光片(IR Cut Filter),用以滤除多余的红外光讯号。图1是已知的手机镜头示意图,已知的手机镜头1从物侧至像侧包含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以及红外截止滤光片14。成像时,由物侧所发出的光射向已知的手机镜头1,依序经过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以及红外截止滤光片14,再汇聚到影像传感器17。红外截止滤光片14只允许物体所发出的可见光通过,但是不允许物体所发出的红外光通过,可避免影像传感器接收到红外光讯号,从而得到良好影像。
上述的已知方法虽然可以修正因红外光干扰所引起的色偏问题,但是已知的红外截止滤光片会因入射光束的入射角度变大,导致其穿透分光图形往短波长方向移动,入射光束的入射角度愈大其穿透分光图形往短波长移动就愈明显。以图1中的0度光束15与26度光束16为例,其中的0度光束15与光轴OA的夹角为0度,26度光束16与光轴OA的夹角为26度,此两光束通过已知的手机镜头1后的穿透分光图形如图2所示,图2中的横轴代表波长(其单位为nm),纵轴代表穿透率(其单位为%),其中26度光束16的穿透分光图形明显偏离0度光束15的穿透分光图形且往短波长方向移动,另外,两光束在可见光范围(420nm~680nm)内的平均穿透率差异较大,在红外光范围(750nm~1200nm)内仍有一些残余的红外光通过,此将导致色偏、产生鬼影以及红外光噪声无法完全消除,影响影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镜头会影响影像质量的缺陷,提供一种镜头,可减少色偏、鬼影以及消除红外光噪声,使影像质量提高。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镜头,包括第一透镜,为可吸收红外光透镜,第一透镜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面向物侧,第二表面面向像侧。
其中,第二表面的曲率较第一表面为小。
其中,第一透镜更包括红外截止滤光膜,覆于第二表面。
其中,第一透镜更包括抗反射膜,覆于第一表面。
或者,第一透镜更包括红外截止滤光膜,覆于第一表面。
或者,第一透镜更包括抗反射膜,覆于第二表面。
其中,第一透镜的材质可为蓝玻璃。
本发明的镜头可更包括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第二透镜的材质可为塑料或玻璃。
实施本发明的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其红外截止透镜的表面各镀上一层红外截止滤光膜与抗反射膜,可抑制大角度入射光通过镜头后其穿透分光图形往短波长方向移动的问题,减小大角度入射光与小角度入射光通过镜头后在可见光范围(420nm~680nm)内的平均穿透率差值,以及降低大角度入射光与小角度入射光通过镜头后在红外光范围(750nm~1200nm)内的平均穿透率值,藉以减少色偏、鬼影以及消除红外光噪声,使影像质量提高。另外,本发明不需使用红外截止滤光片,除可节省红外截止滤光片的成本外,还可缩短镜头长度。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图1是已知的手机镜头示意图。
图2是已知的手机镜头的0度光束与26度光束的穿透分光图形。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使用红外截止透镜的镜头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使用红外截止透镜的镜头的0度光束与26度光束的穿透分光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