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人体步态定量分析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8628.0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哲龙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人体 步态 定量分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三维人体步态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左足惯性测量节点(4)、右足惯性测量节点(5)中的六轴微惯性传感器(11)分别获取人体行走过程中左足和右足的加速度信息和角速度信息;
步骤200:接收节点(2)采集左足和右足的加速度信息和角速度信息,形成双足步态数据,并将双足步态数据传送至步态信息分析计算装置(1);
步骤300:步态信息分析计算装置(1)分析计算出人体步态参数,所述人体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长、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角度信息、廓清和划圈半径;所述步行时相包括:脚跟离地期、摆动相、脚跟击地期、完全站立相;所述角度信息包括:足偏角、足滚角、足俯角;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0:步态信息分析计算装置(1)中的数据采集程序模块(5)采样采集到的双足步态数据,并将采样采集到的双足步态数据送入步态信息分析计算装置(1)中的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
步骤32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将采样采集到的双足步态数据进行滤波,剔除误差,减少器件偏移;
步骤33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将滤波后的双足步态数据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人体行走过程中左足和右足的加速度信息和角速度信息;
步骤34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z轴角速度的周期,计算得到人体行走的步频,具体步骤如下:
提取z轴的角速度的周期数,即是测量时间内行走的步数strides;步频计算公式为:
其中,fstride为步频,T为测量时间,strides为测量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步骤35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将左足的加速度信息和角速度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左足的步行周期;其中,步行周期:行走一步所用的步行时间;步行周期分为脚跟离地、摆动相、脚跟击地、完全站立四个部分;
滑动方差可以衡量信号的波动剧烈程度,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
计算窗口平均值:
窗口内滑动方差大小:
其中,M是窗口大小,根据采样频率的大小,这里按照经验值取M=20;Ei(j)是窗口的平均值;D(i)是滑动窗口中的滑动方差;i与j是采样序列号。
tHO(i)脚跟离地时间点:
在每一步开始时,当滑动方差满足:D(i)>λ时,是脚跟离地时间点;其中D(i)是滑动方差,阈值λ是经验值,是根据本专利的采样条件以及信号水平选取的值;
tSW(i)摆动相时间点:
z轴角速度第一次改变为正处所对应的时刻是摆动相时间点;
tHS(i)脚跟击地时间点:
在一个步行周期内,y轴加速度达到最大负值的时刻是脚跟击地时间点;
tFF(i)完全站立时间点:
当滑动方差满足:D(i)<λ时,该时刻是完全站立时间点;其中D(i)是滑动方差,阈值λ是经验值,是根据采样条件以及信号水品选取的值;
综上所述,步态时相可以用以下各式表达和计算:
脚跟离地期:THO(i)=tSW(i)-tHO(i);
摆动期:TSW(i)=tHS(i)-tSW(i);
脚跟着地期:THS(i)=tFF(i)-tHS(i);
完全站立期:TFF(i)=tHO(i+1)-tFF(i);
步伐总时间:T(i)=tHO(i+1)-tHO(i);
其中i代表第i步,i+1代表第i+1步;
同理,得到右足的步态时相;
步骤36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将将左足步行周期和右足步行周期融合,得到双足运动步态周期;
双足运动步行周期分为单支撑相、双支撑相和摆动相;
当左脚脚跟离地时候到开始摆动相期间是左脚前双足支撑相DSP1;接着左脚发生摆动相SW,同时右脚处于单支撑相SSP;然后左脚脚跟击地,并且右脚脚跟离地,这个期间是左脚后双支撑相DSP2;最后左脚处于单支撑相SSP,同时右脚离地发生摆动相SW;其中,双足步态时相是根据以下过程得到的:
检测双足步态周期的过程如下:
首先,从左脚脚跟离地时候到开始摆动相期间是左脚前双足支撑相DSP1,检测到左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并且同时满足右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为左脚前双足支撑相;
左脚发生摆动相,同时右脚处于单支撑相SSP;检测到左脚的摆动相的同时,并且判断右脚是否与地面接触,得到了右脚的单支撑相;
左脚在摆动相完成后,与地面接触,同时判断右脚是否与地面接触,这个期间是左脚后双支撑相DSP2;
右脚摆动相开始,并且判断左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段内,发生了左脚的单支撑相SSP;
步骤37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通过坐标系的投影将惯性系坐标下的加速度换算到世界坐标系下,计算得到足角度;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分别计算得到左足步长和右足步长;
坐标系变换:X-Y-Z是实际物理坐标系,x-y-z是六轴微惯性传感器(12)的坐标系;坐标系相对位置的动态变化过程是在四个步行时相内的相对位置;
足角度的计算:在行走过程中,足俯仰角有正角度和负角度两个阶段;该角度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在脚跟离地期发生的负角度:
在摆动期发生的正角度:
其中,是测量得到的z轴的角速度信号;θinit(i)是初始角由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i代表第i步;N按照经验取N=10;ay、ax是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序列;另外滚转方向还有偏转方向的角度由以下公式来评估:
足滚角:步行过程中,前进方向为轴的滚转角;
其中,是测量得到的y轴角速度信号。
足偏角:步行过程中垂直方向为轴与中心线的偏移角;
其中,是测量得到的y轴角速度信号;
步骤38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通过坐标系的投影将惯性系坐标下的加速度换算到世界坐标系下,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分别计算得到步伐长度即每一步的长度;具体步骤如下:
加速度信号在Y方向上投影为:
aY(t)=ay(t)cosθz(t)+ax(t)sinθz(t);
其中,ay(t)是y轴加速度;ax(t)是x轴加速度;θz(t)是惯性测量节点转过的角度;
对加速度积分可以得到步伐长度L(i)为:
步骤390:步态数据分析程序模块(6)通过坐标系的投影将惯性系坐标下的加速度换算到世界坐标系下,计算得到廓清与划圈半径;具体步骤如下:
廓清:行走过程中足部离开地面的高度;
加速度信号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aX(t)=ay(t)sinθz(t)+ax(t)sinθz(t)-g;
其中,ay(t)是y轴加速度信号;ax(t)是x轴加速度;g是初始的重力加速度;
计算廓清的公式:
其中ax是x轴加速度信号;
划圈半径:脚向横向划圈运动时的距离;
在水平方向的,划圈半径由以下公式来计算:
其中ay是y轴加速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哲龙,未经王哲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
- 下一篇:使用区域增强网络的GNSS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