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8226.0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姜再兴;张晨阳;刘长瑜;郑晓强;牟辰中;李悦;黄玉东;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64 | 分类号: | D06M11/64;D06M11/55;D06M13/268;D06M11/74;C01B31/04;C08K9/04;C08K9/02;C08K7/06;C08J5/06;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石墨 接枝 表面 改性 碳纤维 方法 | ||
1.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石墨氧化:
将石墨加入到强氧化酸和硝酸盐的混合物中,冷却至-5℃~0℃,在50rpm~200rpm的速度下搅拌加入含钾强氧化剂,并继续搅拌4h~12h,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倒入10℃~50℃的水浴中,继续反应40min~60min,然后加入90℃~100℃热水,使体系沸腾并保持20min~40min,然后添加体积浓度为40%~60%的双氧水溶液,在100rpm~500rpm的速度下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采用超纯水洗涤3~6次,过滤至滤饼中无SO42-,然后在-35℃下冷冻干燥,即得氧化石墨;
其中石墨与强氧化酸的质量比为1∶(0.025~5);石墨与硝酸盐的质量比为1∶(0.2~8);石墨与含钾强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0.1~4);石墨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125~4);
二、氧化石墨母液剥离:
将氧化石墨溶于溶剂中,并在超声波功率为100W~1000W的条件下超声震荡0.5h~12h,然后在离心机转数为3000rpm~10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在-35℃冷冻干燥,即得氧化石墨烯粉末;
三、氧化石墨烯功能化:将200ml THF溶液、8g NaBH4和0.1g I2加入到烧瓶中,搅拌溶解,再加入0.5g氧化石墨烯粉末反应2h,冷冻干燥24h,得到羧基氧化石墨烯;
称取0.0025g羧基氧化石墨烯和15ml蒸馏水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5ml硅烷偶联剂KH-550,在75℃恒温水浴反应6h,然后以12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0min,倒掉上层清液,再加入四氢呋喃以12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0min,倒掉上层清液,收集氨基化的氧化石墨烯粘稠液并冷冻干燥,得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四、碳纤维的表面功能化:
将碳纤维缠在正方形玻璃框上,然后将正方形玻璃框浸入盛有混酸的烧杯中,所述混酸由浓硝酸与浓硫酸组成,其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1,然后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常温反应8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液为中性,然后在100℃真空干燥24h,即得酸氧化碳纤维;
将酸氧化碳纤维用玻璃纤维丝固定,然后将用玻璃纤维丝固定的酸氧化碳纤维、160ml氯化亚砜和2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在70℃水浴条件下反应48h,用丙酮洗涤至洗液为中性,在70℃真空干燥24h,得到酰氯化碳纤维;
五、碳纤维表面氧化石墨烯处理:
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后倒入三口烧瓶中,加入步骤四所得的酰氯化碳纤维,其中氨基化的氧化石墨烯与酰氯化碳纤维的摩尔比为1∶1,在70℃恒温水浴加热48h,用丙酮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得接枝碳纤维,将接枝碳纤维用150ml丙酮回流24h,然后在6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表面接枝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强氧化酸为浓硫酸或高氯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含钾强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高氯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硝酸盐为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镁或硝酸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溶剂为水、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甲苯、乙二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石油醚、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四氯化碳、有机氯化物、吡啶、乙二胺或二硫化碳。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冷却至-3℃。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石墨与强氧化酸的质量比为1∶3;石墨与硝酸盐的质量比为1∶2;石墨与含钾强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2;石墨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2。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添加体积浓度为50%的双氧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2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