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脂高压电动加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7436.8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华能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10 | 分类号: | F16N13/10;F16N2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王玉霞 |
地址: | 225106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高压 电动 加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加注机,具体地,涉及一种润滑脂高压电动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润滑脂电动高压加注机其工作的滑块或柱塞在润滑脂桶内,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较大阻力,在工作过程中运动副得到润滑脂润滑的同时,运动副之间磨损产生的颗粒也留在了润滑脂里,污染了润滑脂。维修时要拆卸运动副必须先清理掉润滑脂,容易污染油品且又累又脏。工作时因为要产生高压,一般其柱塞较小,当润滑脂粘度较高时,自吸能力很差,有时甚至吸不到润滑脂,从而无法有效地完成设备的润滑工作。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润滑脂电动高压加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脂高压电动加注装置,该产品能够高效地吸油、升压,出油连续,有效地进行润滑作业,维修方便,环保省力,运动阻力小,结构简单紧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润滑脂高压电动加注装置,包括油桶、泵体、电机和减速机构;泵体、电机和减速机构设置在油桶底部外;泵体上设有进回油口、进油缸、增压缸、出油接头及单向阀,进油缸中设有进油活塞与进油活塞轴连接,增压缸中设有增压活塞与增压活塞轴连接,进油缸与增压缸之间的油路上设置单向阀,增压缸的上腔与增压缸的下腔之间的油路上设置单向阀,增压缸的下腔与出油接头之间的油路上设置单向阀;还设有箱体、链轮机构、伞齿轮机构和偏心滑块机构;减速机构输出轴支撑在箱体上;链轮机构下端设置在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上,链轮机构上端通过轴与伞齿轮机构连接,伞齿轮机构中心设有联轴器;油桶底部设有双向旋转压油板,双向旋转压油板的轴伸出油桶外与联轴器相连接;偏心滑块机构包括偏心套和框形滑块,偏心套通过键联接设置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上,偏心套上设有偏心套轴承,偏心套轴承外设置框形滑块,框形滑块上设有活塞轴压板;进油活塞轴伸出进油缸外通过活塞轴压板与框形滑块驱动连接,增压活塞轴伸出增压缸外通过活塞轴压板与框形滑块驱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减速机构输出轴支撑在箱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泵体与箱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形滑块与箱体的左侧板、右侧板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框形滑块侧面设有减摩轴承,框形滑块经由减摩轴承与箱体的左侧板、右侧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进油缸与增压缸之间的油路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过滤网盖。
优选地,所述泵体上设有低压溢流阀、限压阀和压力表;低压溢流阀设置在进油缸与过滤网之间的油路上;增压缸的下腔与出油接头之间的油路上设置限压阀和压力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将油桶、联轴器、双向旋转压油板整体往上移开,就可以对装置进行维护,油桶内的部件一般不会损坏,所以不需要接触油桶内的润滑脂,维护完从上往下整体插入即可,既环保又省力。第二,滑块或柱塞运动在油桶外,减少了运动阻力,运动副磨损将不再污染油液。第三,框形滑块向上运动时,进油活塞侧向进油口打开,吸油;框形滑块向下运动时,进油活塞侧向进油口关闭,将油经油路压入过滤网,经单向阀进入增压缸上腔,增压活塞此时也下行容纳来油,当框形滑块继续上行时进油活塞重复上述过程,此时增压活塞上行通过单向阀将油压入增压缸下腔,增压缸下腔容纳不了的部分油脂经单向阀进入高压油路。在框形滑块再次下行时,增压活塞下行容纳进油活塞压送来的油液的同时将油液通过单向阀压入高压油路;如此周而复始,在框形滑块上行和下行的过程中都有压油过程,这样形成双向压油,出油更连续。第四,电机、减速机构、箱体连为一体,进油口与回油口为连成一体的进回油口,结构简洁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润滑脂高压电动加注装置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润滑脂高压电动加注装置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卸去箱体前侧板的本发明润滑脂高压电动加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润滑脂电动高压加注机的增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润滑脂电动高压加注装置的增压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移动作业的润滑脂电动高压加注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华能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华能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折叠式图书馆运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