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昆虫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5255.1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城;邓明中;周楚洋;朱元南;徐金良;刘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器具,尤指一种可用于夹持昆虫的昆虫夹持器。
背景技术
疾病,可通过接种疫苗在生物体内产生抗体,从而使生物具有对抗疾病的抵抗力。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疫苗的制备方式,其是将病毒或细菌植入于昆虫体内,数天后昆虫体内将产生抗体,例如猪瘟疫苗的制备方式即为将猪瘟病毒注射入蚕的体内,猪瘟病毒将于蚕的体液内进行繁殖,再由蚕体内将体液取出并将其提炼纯化制成疫苗。于采集蚕体内的体液时,是以手术刀或激光切割蚕体的尾端处,具有抗体的体液将由切口处流出,再将蚕体直立使其体液滴入容器内进行收集,然而如此将蚕一只只的切割并收集体液手续相当麻烦,也不便于大量制造疫苗。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可同时夹持多个昆虫的夹持器具可辅助使用者同时将多个昆虫夹持固定以进行切割及体液收集,实有不便于疫苗的大量生产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对应的夹持器具辅助使用者同时将多个昆虫夹持固定以进行切割及体液收集,不便于疫苗的大量生产作业,本发明通过下述的技术手段,提出一种可对昆虫进行夹持的工具。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昆虫夹持器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有:设置一基座及一上盖;该基座为一块体,于块体顶面间隔凹设有多个容置槽,各相邻容置槽间分别形成有一隔块,该容置槽的一端于块体一侧形成有一开口。
该上盖为一盖体,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基座上方,该上盖的底面形成有多个夹持部,各夹持部相对于各容置槽的槽面。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中该上盖的两端突出设有两枢接片,该两枢接片枢接于该基座的两侧面。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中该上盖表面形成有多个上夹片,各上夹片分别相对于各容置槽,该上夹片为具有弹性的长形片体,片体的一端与上盖相连接,该夹持部位于该上夹片另一端的底部。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进一步设置有一扣具,该扣具为长形板体,该扣具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该上夹片的片体厚度由其远离夹持部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渐增,该上夹片的顶面相对于该扣具的底面。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中该扣具的板体两端朝向下方弯折形成有两夹臂,两夹臂的底部分别突设有一扣块;该基座两侧的底部侧缘分别形成一扣缘,该两扣块分别可滑动地扣设该基座的两侧扣缘上。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中该上盖的顶面两侧突设有限位突块,该限位突块相对于该扣具。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中该夹持部为一板体,板体两端朝向下方垂直弯折,板体两端面上设有内凹的圆弧形槽。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中该基座位于容置槽的开口处的表面延伸形成一切割平台。
所述的昆虫夹持器,其中该容置槽的槽面上突设有突纹。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使得使用者可将多个昆虫分别置放位于各容置槽内,通过容置槽的形状设计及上盖的夹持部将昆虫固定于容置槽中,昆虫的尾部可由开口处突出于容置槽外,此时其尾部位于切割平台的上方,使得使用者可同时对多个昆虫的尾部进行切割及体液的收集。
本发明的上盖与基座相互枢设,便于使用者开启或关闭上盖,该上盖表面形成的上夹片具有弹性,使夹持部不会以过大的力道夹持昆虫;通过该上夹片渐增的片体厚度,配合扣具于基座上滑动并逐渐将该上夹片朝向下方压抵,使夹持部确实将昆虫进行固定,该容置槽表面的突纹亦具有固定昆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动作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基座 101 凹孔
102 扣缘 11 容置槽
111 开口 112 突纹
12 隔块 13 切割平台
20 上盖 201 枢接片
202 突柱 203 限位突块
21 夹持部 22 上夹片
30 扣具 31 夹臂
311 扣块
40 昆虫 41 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