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3839.5 | 申请日: | 201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一平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室外 新风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认识到环境空气质量差,尤其是室内空气的污染,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许多厂家生产出了空气净化机、新风净化系统;但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空气净化系统产品,安装方便,可以在房间中任意位置摆放,是在密闭的空间中运行,没有新风补给,不能使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密闭时间长了人会感到缺氧;(2)现有新风净化系统产品,能供给净化后的室外新风,主机在室内安装极为不方便,需要在室内墙体上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打孔安装,室内还需铺设管道;(3)现有新风净化系统主机是室内机,没有室外机;(4)现有的新风净化系统产品在已装修好的室内安装破坏极大,由于需要安装管道更影响家装好后的装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空气净化装置由于安装于室内,存在的占用室内空间,安装不方便,对装修好的室内破坏大,无新风补给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包括安装于墙体中、连通室内与室外的管套11、安装于室外的主机1以及安装于室内的控制器15;
所述管套11内端口处设置有出风格栅13,出风格栅13内侧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12和加热器14;
主机1包括外壳10;外壳10下端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格栅2,内侧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器3、中效过滤器4和高效过滤器5、静电除尘器17;
主机1上部出风口连接管套11外端,出风口内侧安装有风机或风扇9。
进一步地,本发明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风机或风扇9吸风口下方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8。
进一步地,本发明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负氧离子发生器8下方设置有光触媒7。
进一步地,本发明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光触媒7下方设置有活性炭6。
进一步地,本发明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在主机1上部出风口通过连接管16连接管套11外端。
本发明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能过滤掉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净化空气除掉有害气体。本系统包括室外主机、连接管、管套处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内置加热器、遥控器和控制器组成的产品。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机产品(如图一、图二):主机包括:进风格栅、粗效过滤、中效过滤、高效过滤、静电除尘器和活性炭、光触媒、负氧离子发生器、风机或者风扇。(1)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可以任意安装,以室内美观实用为主;(2)主机安装在室外,室内噪声非常小;(3)主机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可以取出来做更换清洗,十分的简单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本发明主机通过连接管与管套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主机1、进风格栅2、初效过滤器3、中效过滤器4、高效过滤器5、活性炭6、光触媒7、负氧离子发生器8、风机或风扇9、外壳10、管套11、二氧化碳传感器12、出风格栅13、加热器14、控制器15、连接管16、静电除尘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安装于室外的新风净化系统,包括安装于墙体中、连通室内与室外的管套11、安装于室外的主机1以及安装于室内的控制器15;
所述管套11内端口处设置有出风格栅13,出风格栅13内侧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12和加热器14;
主机1包括外壳10;外壳10下端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格栅2,内侧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器3、中效过滤器4和高效过滤器5、静电除尘器17;
主机1上部出风口连接管套11外端,出风口内侧安装有风机或风扇9。
风机或风扇9吸风口下方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8。
负氧离子发生器8下方设置有光触媒7。
光触媒7下方设置有活性炭6。
如图2所示,在主机1上部出风口通过连接管16连接管套11外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一平,未经李一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教学多功能遥控教杆
- 下一篇:一种预警式电子警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