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合成革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3253.9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靳保平;靳保琪;靳启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鼎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9/00 | 分类号: | B32B39/00;B32B38/16;B32B37/06;B32B3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金;王聚才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合成革 生产线 | ||
1.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双工位离型纸放卷机(1)、离型纸拼接台(2)、储存装置(3)、第一精密涂布机(4)、第一干燥烘箱(5)、两辊冷却机(6)、第二精密涂布机(7)、第一多层折返式烘箱(8)、四辊冷却机(9)、第三精密涂布机(10)、第二干燥烘箱(11)、自动贴合放布装置(12)、贴合机(13)、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14)、多辊冷却机、剥离装置、切边机、和双工位卷取机,双工位卷取机包括制品收卷部分(16A)和离型纸收卷部分(16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多层折返式烘箱(8)、(1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进料口(42)和出料口(56)的箱体(45),箱体(45)内设置烘干层和热风道,烘干层由间隔设置的导辊(50)构成,导辊(50)形成的排列沿箱体顺长向延伸,所述烘干层共分为等长的上、中、下三层,分别为上层烘干层(52)、中层烘干层(53)以及下层烘干层(57);
所述两上下相邻烘干层中,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为同侧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上方的烘干层的尾端与下方的烘干层的首端形成料层折返处,料层折返处均设置换向辊筒;换向辊筒与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换向辊筒均设置于箱体(45)外,所述换向辊筒和与其临近的烘干层的首端或者尾端之间的箱体上均设置用于料层折返的开口(54);
所述最底层烘干层的导辊(50)设置于纵梁(58)上,纵梁(58)位于箱体内且沿箱体顺长向水平延伸,最底层烘干层的导辊排列密度大于其他烘干层的导辊排列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折返式烘箱中:
所述热风道包括位于上层烘干层(52)上方的上风道和位于中层烘干层(53)与下层烘干层(57)之间的下风道,所述上风道覆盖上层烘干层并由数个风箱单元(48)组成,上风道的风箱单元为单向朝下送风结构,上风道的风箱单元设有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46);所述下风道覆盖中层烘干层(53)或者下层烘干层(57),且也由数个风箱单元(59)组成,下风道的风箱单元(59)为双向上下送风结构,下风道的风箱单元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中层烘干层(53)和下层烘干层(57)设有向上送风、向下送风的送热风嘴(46);所述上风道与下风道中上下对应的两风箱单元(48)、(59)之间连通有副风道(47);所述箱体内对应料层设有用于张紧料层的张力机构(51);所述箱体为由型钢制成的长方体型的框架(43),框架(43)的顶面以及侧面的外表面均设有保温层(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燥烘箱(5)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框架(61),框架(61)两侧及顶部包覆有保温层(62),以本生产线所加工的制品的运行方向为前向,保温层的前后端均设有供制品进出的开口;框架顶部设有排风出口,
框架(61)内设有热风单元,热风单元包括热交换器(68)、风机(66)、上风道(77)和下风道(78),上风道(77)底部设有送热风嘴(46),送热风嘴(46)朝向制品;下风道(78)顶部设有送热风嘴(46),送热风嘴(46)朝向制品,所述热交换器(68)内设有导热油加热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油加热管路包括送油主管道(71)、与送油主管道(71)并行设置的回油主管道(72)、与送油主管道(71)连通的送油分支管道(73)以及与回油主管道(72)连通的回油分支管道(74),送油主管道(71)和回油主管道(72)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一直管(75)及两节第一弧形管(76)连通,第一直管(75)设在两节第一弧形管(76)之间,第一直管(75)与其两侧送油主管道(71)或回油主管道(72)的夹角ε1、ε2皆为钝角;送油分支管道(73)与送油主管道(71)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δ以及回油分支管道(74)与回油主管道(72)之间沿油流方向的夹角γ均小于等于60°;送油分支管道(73)和回油分支管道(74)在转弯处均通过一节第二直管(70)及一节第二弧形管(121)连通,其中第二直管(70)分别与送油分支管道(73)和回油分支管道(74)的夹角ζ大于等于1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贴合放布装置包括操作平台(91),操作平台(91)上沿基布(99)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双工位放卷机构(92)、托布辊(93)、第一牵引装置(94)、接布平台(95)、压紧装置(96)和储布装置(97),储布装置(97)出布一侧设有第二牵引装置(98),操作平台(91)下沿基布(99)的移动方向依次设有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三指剥边器(102)和贴合机构(103),基布(99)由第二牵引装置(98)送出后通过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进行展布;基布(99)由所述三指剥边器(102)剥边后送出进入贴合机构(103);所述牵引装置和所述双工位放卷机构(92)之间设有托布辊(93)和第一导布辊(104);所述第二牵引装置(98)和所述主动螺旋展布装置(101)之间设有第二导布辊(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鼎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鼎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2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CTI、低析出性阻燃玻纤增强PBT组合物及其制备
- 下一篇:路线搜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