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淹井综合开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046.3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华油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淹 综合 开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开采工艺,具体涉及水淹井开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进入高含水期开采之后,产油量递减加快。在这些高含水油田中,底水油藏所占数目巨大,储量丰富。底水油藏储层厚度大水体大,天然能量充足,开发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和抑制底水锥进。
国内外油田实践经验表明:底水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是抑制水锥或控制底水锥进,最大程度地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和控制底水均匀驱替,以达到提高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目前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优化射孔、临界产量与临界压差的控制;采用水平井方案开发底水油藏;在油水界面附近打人工隔板以阻挡底水;开发后期加密井调整技术;完井技术(如双层完井)以及采油技术(如油水分采)等等。
随着采油时间的延伸,底水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水淹,这时必须进行封水作业才能恢复油井生产。常规的工艺是挤水泥封堵,在油水界面射孔或在原孔段直接挤水泥。油井在采油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的降低,在井筒附近地层中产生结蜡和沥青质沉淀以及地层水结垢,加之地层中固相微粒随液流运移形成孔隙堵塞,使地层渗流能力下降,同时也隆低了水泥胶结强度,因此,堵后不出液成了淹水井开采中常遇到的问题,于是只能放弃油田,另僻它径,给石油的开采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即使堵后能出油,由于其只对浅部进行封堵,其有效期也会很短,产油量也不尽人意。并且,上述工艺存在水泥挤不进、封堵不好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水淹井开采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针对水淹井的综合开采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淹井综合开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堵水前地层解堵预处理;
步骤二:浅部封堵;
步骤三:深部调堵;
步骤四:水力深穿透射孔,油井恢复产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采用活性物和缓速酸对地层进行解堵预处理,所述活性物包括表面活性剂、溶蜡剂。所述活性剂为碳氢表面活性剂与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活性材料,所述碳氢表面活性剂、氟碳表面活性剂、溶蜡剂的重量配比为3.0-5.0:0.2-0.5:0.5-1.0。所述缓速酸的组份包括氟化氢铵、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阻垢剂、粘土稳定剂、盐酸,上述组份的重量配比为5:1:1:2:1:0-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采用超细水泥对原射孔段进行封堵。所述超细水泥为600-8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包括如下两步操作:
a.在油水界面下方1m处射孔,并求取吸水指数;
b.根据油井出水和水淹时间、液量、油层厚度,确定堵水半径与液量后,向上述射孔内挤入化学堵水剂。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堵水剂采用选择性堵水剂。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堵水剂采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类堵水剂,其粘度为20-30mpa·s 。
进一步的,所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类堵水剂的各组份包括聚丙烯酰胺、交联剂,上述组份重量配比为2-2.5:1.5,粘度为20mpa·s。
本发明根据水淹井的特点,将多项成熟技术有机的综合运用,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先疏后堵、疏堵结合的工艺,在浅部封堵前对地层进行解堵工艺,解除了井眼附近地层孔隙中的有机和无机堵塞物,疏通液流通道,清洗岩石表面,使堵水剂与岩石胶结的更牢固,有效解决了堵后不出油的问题。
2、本发明在采用超细水泥进行浅部封堵,细小的水泥颗粒易挤入出水地层孔隙中,增加堵水半径,改善了堵水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挤不进去的技术难题。
3、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对水淹井进行深部调堵,从深层对水锥的形成进行调堵,为水淹井的全面开采提供了保障,有效延长了开采的有效期,有效期大于12个月,提高了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可达1:3.5以上。
4、水力深穿透射孔系统是一种能产生清洁泄油通道的井下工具系统,利用高压水射流的方式射穿套管,水泥环,借助对喷嘴的送进实现对底层的深穿透,形成套管外转向半径为零的微型径向水平井。孔道的通流能力为常规射孔的10-20倍。其好处有:(1)形成孔眼直径大、孔眼长、泄油面积大,井筒附近压降漏斗平缓,延缓底水上升速度,延长底水油层采油期;(2)形成的孔眼无杵诸,污染小;(3)能穿透井眼附近的堵水剂封堵带,沟通深部油层,使被水锥旁通的油帽沿2米左右深的孔眼进入井筒,从而使油井恢复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华油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华油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