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腿脚按摩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2980.3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春;吴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日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腿脚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腿脚全方位按摩的腿脚按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设有的腿脚按摩器只针对于局部地区,如大腿或小腿或脚,暂无发现一种按摩装置能够更全面更有效的对膝盖和腿部等部位进行全方位按摩的按摩装置,另一方面传统按摩器只是采用普通的按摩轮或按摩器械进行按摩,按摩轮或按摩器械硬度较大,一旦使用不当,容易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另外传统的按摩器只有按摩功能,并未添加其他功能,适用范围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膝盖及大腿以下的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按摩的腿脚按摩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它由脚部架1和腿部架2构成,腿部架连接于脚部架并且可以依连接点转动,脚部架和腿部架内设有按摩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装置主要包括设置于腿部架侧壁、脚部架侧壁、脚部架底板的气囊4以及脚部架底板的按摩滚轮5,它还包括用于对气囊充气的通气管6、气泵7、气阀8以及驱动按摩滚轮5的电机9,所述的气泵脚部架内,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气阀与气泵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囊,按摩滚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通过分为脚部架和腿部架能够扩大按摩的范围,通过在脚部架和腿部架内设置按摩气囊和按摩滚轮可以实现对腿脚部分进行按摩,腿部加热可以对腿部的膝关节进行热敷按摩,由于采用分体设计,通过连接各功能区的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独立区域的气囊的按摩以及滚轮按摩、加热按摩的开关,能够针对人体的膝盖和大腿等部位进行按摩,特别增加按摩器的针对膝盖部位的按摩功能,本发明解决了腿脚按摩器无法针对人体的膝盖和大腿进行更全面,更有效的按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腿部架旋转后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腿部架旋转后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脚部架、2腿部架、3按摩装置、4气囊、5按摩滚轮、6通气管、7气泵、8气阀、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由它由脚部架1和腿部架2构成,腿部架连接于脚部架并且可以依连接点转动,脚部架和腿部架内设有按摩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装置主要包括设置于腿部架侧壁、脚部架侧壁、脚部架底板的气囊4以及脚部架底板的按摩滚轮5,它还包括用于对气囊充气的通气管6、气泵7、气阀8以及驱动按摩滚轮5的电机9,所述的气泵脚部架内,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气阀与气泵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囊,气囊通过通气管6与位于脚部架后端的气泵7连接。通过气泵的供气,实现气囊的膨胀,对腿脚以及膝关节等部位的按摩,按摩滚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充气气囊实现的是挤压式按摩,适合膝盖、大腿和小腿等肌肉组织丰富的位置,可以有效的放松膝盖、大腿和小腿。而三组按摩滚轮采用滚动摩擦的按摩方式,人的脚底有着丰富的穴位,通过摩擦前中后三组滚轮对脚掌更加全面更加有效果的按摩,除了能够舒缓脚底外,还可以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摩,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按摩保健效果.(如图1所示),腿部架连接于脚部架并且可以依连接点转动,一般来说可以腿部架两侧安装定位器,这样可以利用定位器来调整腿部加析按摩角度,从而调整腿部架的按摩空间位置,以及不同腿部膝盖,大腿的按摩位置,达到更加理想的,更加舒服的按摩效果,使本发明的功能更加齐全,更加有效.
腿部架、脚部架的一侧各设有两块气囊,所述的气囊通过所述的气囊通过隔离布与外界隔离。为了能够提高本发明的功能,在隔离布内侧设有能够发热的发热片。通过设置带发热片的散热布,使本发明产品增加加热功能,可以对膝盖、大腿和小腿等部位进行加热按摩,特别是对膝关节部位,促进人体的腿部血液的循环,提高人体膝关节以及大腿等重要部位的按摩效果,改善膝关节和大腿的疲劳,酸痛等按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日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日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质合金粒子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