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式装载机变速泵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9760.5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富春;王开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富春;王开怀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 |
代理公司: | 萍乡益源专利事务所 36119 | 代理人: | 张放强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装载 机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泵,尤其是涉及一种不仅可使装载机在作业时能满足其作业需要,而且可以使装载机在空载时工作泵停止工作,从而节约发动机能量的变速泵。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中的施工机械,是工程建设等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之一。装载机的用途主要是铲装土壤、砂石、石灰和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可大量节省人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从现有装载机结构的使用情况分析:无论装载机是否在进行铲装作业,工作泵始终在工作。当装载机在铲装作业时,受负载的影响,工作泵输出与负载相同的压力油。当装载机没有进行铲装作业时(空载),工作泵输出的压力油需要克服管路、各类阀等沿程液阻才能最后回到油箱。以国内5T级装载机为例,大约需要克服沿程液阻为1MPa,装载机在进行作业时,一个循环作业时间大约平均在40秒,而工作系统所使用的时间16秒,因此有60%时间工作泵是在空载的时候。另外加上装载机的转场时间,装载机有70%以上的时间工作泵是在空载的环境中。每次空载时消耗发动机功率约2.6~5.7KW。在装载机工作时所有空载时间内,有60%~70%时间(24~28秒)工作泵是在空载的,而这些能量在白白浪费掉的同时又会使液压油发热,使液压油的耐用性降低,对装载机液压元件具有破坏性,装载机液压系统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载机空载时工作泵消耗能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可使装载机在作业时能满足其作业需要,而且可以使装载机在空载时工作泵停止工作,从而节约发动机能量的离合式装载机变速泵。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离合式装载机变速泵连接在装载机发动机与工作泵之间,它包括变速齿轮泵和液压离合器,所述变速齿轮泵的输入轴和液压离合器的主动片并联在发动机的输出端,液压离合器中的从动片与工作泵的输入轴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装载机没有进行装载作业时,与发动机相连的离合式装载机变速泵中的变速齿轮泵工作并提供动力来实现装载机变速器换挡,同时可使离合式变速泵中的液压离合器脱开,即液压离合器中的主动片和从动片分开,因而与从动片相连的工作泵不工作,因此就节约了工作泵在空载情况下的能量消耗。所述装载机空载时,工作泵每分钟节约的能量功率为:N(KW)=n*q*p/1000*61.2(式中n为发动机转速,q为工作泵排量,p为空载时沿程液阻)。当装载机进行作业时,变速齿轮泵仍然在工作,同时可使液压离合器中的主动片和从动片接合,液压离合器工作,从而使与从动片相连的工作泵工作并提供装载工作机构作业时液压动力。
本发明在现有变速齿轮泵上设计一个液压离合器形成一个离合机构可与工作泵接通和断开的离合式装载机变速泵,通过变速泵中的液压动力控制液压离合器中的主动片和从动片接合与分开,使工作泵在装载机空载时不工作,从而节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由于工作泵中的液压油在装载机空载时不工作,因而可使液压油不发热,既节约了发动机能量,又可确保装载机工作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结构连接示意图。
在图中,1、发动机 2、变速齿轮泵3、液压离合器 4、工作泵 5、工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离合式装载机变速泵(如图1中虚线部份)由变速齿轮泵2和液压离合器3组成,变速齿轮泵2的输入轴和液压离合器主动片并联在发动机1的输出端,液压离合器中的从动片与工作泵4的输入轴相连,工作泵输出端与装载机的工作机构5相连,通过变速齿轮泵工作压力油控制液压离合器中的主动片和从动片接合和断开,从而使与从动片相连的工作泵间隔地工作,主动片和从动片断开时间为装载机空载时间,主动片和从动片接合时间为装载机工作时间。以50型装载机为例;发动机在工作时的转速为1000~2200r/min,工作泵在空载时沿程液阻为1MPa,工作泵的排量为160ml/r,因此工作泵空载时节约的功率为:N最小=1000*160*1/1000*61.2=2.6KW,N最大= 2200*160*1/1000*61.2=5.7KW。从而节约了发动机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富春;王开怀,未经梁富春;王开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型半导体激光器以及脊型半导体激光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强夯机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