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锈压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9491.2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柏德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1/08 | 分类号: | F16S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锈 压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锈压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器设备上的防锈压板。
背景技术
自从出现机械,就有了相应的机械零件。但作为一门学科,机械零件是从机械构造学和力学分离出来的。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机械零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限元法、断裂力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体建模(Pro、Ug、Solidworks等)、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等理论,已逐渐用于机械零件的研究和设计。更好地实现多种学科的综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求新的原理和结构,更多地采用动态设计和精确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发展设计理论和方法,是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向。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检验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依据;它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 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方法有3种,即计算法、试验法和类比法。在机械零件设计工作中,应用最普通的是类比法,此法简便、迅速、有效。应用类比法需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现有的各种机械设计手册中都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和文献。最常用的是与公差等级相适应的表面粗糙度。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零件尺寸公差要求越小,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但是它们之间又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例如一些机器、仪器上的手柄、手轮以及卫生设备、食品机械上的某些机械零件的修饰表面,它们的表面要求加工得很光滑即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但其尺寸公差要求却很低。在一般情况下,有尺寸公差要求的零件,其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数值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
防锈压板是通过在经过含有烷氧基硅烷衍生物和/或其缩合物的溶液浸渍处理得到的底材上,浸渍不含卤系阻燃剂的热固化性树脂,加热干燥得到预浸料坯,将此预浸料坯数片重叠,根据需要在其单侧或双侧叠放铜箔,加热加压层叠制得,现有的防锈压板制造成本较高,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锈压板,具有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拆装方便和防锈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锈压板,所述防锈压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四周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拧紧零件的螺孔和所述固定板中间的转轴孔,所述固定板是由硅钢片制成的,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2-5cm,所述固定板表面涂有一层防锈润滑两用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形状是多边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四周表面的螺孔个数为9个。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锈润滑两用油的厚度为0.01-0.02mm。
本发明的一种防锈压板,具有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拆装方便和防锈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防锈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组件及其附图标记分别为:1、固定板,2、螺孔,3、转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一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该一种防锈压板,所述防锈压板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四周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拧紧零件的螺孔2和所述固定板中间的转轴孔3,所述固定板1是由硅钢片制成的,所述固定板1的厚度为2-5cm,所述固定板1表面涂有一层防锈润滑两用油,所述固定板1的形状是多边形,所述固定板1四周表面的螺孔个数为9个,所述防锈润滑两用油的厚度为0.01-0.02mm。为了避免固定板松脱,螺栓插入固定板的螺孔并拧入相应的螺孔内。防锈润滑两用油一般是冬夏通用的,因此有较低的凝固点。中质防锈油主要用于中型以上的机械零件的封存,也兼有防锈、润滑双重作用。其使用温度一般为常温,也可在-20℃左右低温下使用。重质防锈油主要用于大型设备的润滑、防锈,一般只适用于常温。本发明的一种防锈压板,具有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拆装方便和防锈等特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柏德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柏德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