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及呼叫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9255.0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745 | 分类号: | H04M1/2745;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终端 呼叫 用户界面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终端用户界面及操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屏的通信终端用户界面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具有触控屏的通信终端中,通常可以分别使用设置于通信终端上的物理按键或在触控屏上显示的虚拟按键来实现关于通话的接听、重拨及挂断等功能。然而,在现有的通信终端中,无论是物理按键还是虚拟按键,每一按键一般仅能对应实现相应的一项功能,通信终端需要设置多个按键以实现多个不同的功能,在通信终端的设计或用户界面的设计较为繁杂。另外,当用户已经在利用该通信终端进行电话通话,又需要中断通话以执行其他功能时,按压或触控与需要执行的功能相应的按键后,通信终端一般会立刻直接实现相应的功能,而不会同时取消正在进行的通话功能。这样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并给通信终端的内部工作造成额外负担。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的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通信终端呼叫操作方法。
一种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应用于具有触控屏的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用户呼叫界面包括若干号码项目,每一号码项目均包括控制图标,每一号码项目的控制图标在触控操作下按照预定路线滑动越过预定位置后,该通信终端执行针对对应号码项目的功能,若这些控制图标在触控操作下未按照预定滑动路线操作或滑动未越过预定位置进入有效操作区域,则该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保持当前状态。
一种通信终端呼叫操作方法,应用上述的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该通信终端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通信终端在待机或通话状态时,判断用户是否接触所述任一号码项目的控制图标按照预定路线滑动;判断滑动是否越过预定位置进入有效操作区域;若接触所述控制图标按照预定路线滑动至越过预定位置进入有效操作区域,则该通信终端分别执行所设定与滑动路线对应且针对对应号码项目的功能;若不为连接接触、未按照预定路线滑动、未滑动至超过预定位置进入有效操作区域或触控控制图标按照预定路线滑动进入有效操作区域后又滑动返回至未超过预定位置的区域,则通信终端保持当前状态。
本发明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及操作方法通过在具有触控屏的通信终端的用户界面设置多个号码项目内的控制图标,用户只需连续接触该等控制图标并按照预定轨迹滑动至超过相应的预定的位置,即分别实现对应多个号码的拨号、呼叫转移设置、重拨、保留、转接及会议等多种功能。该用户界面设计简约,操作方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响应第一控制图标被接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进入重拨操作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进入呼叫转移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进入新拨号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的新拨号操作界面中响应第二控制图标被接触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呼叫特定号码的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的呼叫第一主叫号码操作界面响应第二控制图标被接触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的第二号码项目进入保留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的第二号码项目处于保留状态时相应第二控制图标被接触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进入转接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的第三号码项目进行通话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响应第三控制图标被接触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用户界面进入会议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16及图1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通信终端呼叫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浇注镍铸锭的专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冷镦机的180°翻转夹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