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道进口补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8976.X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职小前;李亚农;王泽溪;张连明;蒋红;郎建;陈静;周小波;兰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E03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道 进口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道领域,尤其是一种鱼道进口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水力发电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鱼类种质交流通道形成了隔阻,造成了生境破碎化。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修建鱼道为鱼类提供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备受关注。
鱼道的设计,主要考虑鱼类的上溯习性,在闸坝的下游,鱼类依靠水流的吸引进入鱼道,鱼类在鱼道中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下行鱼可通过鱼道顺流而下,为了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通常在鱼道进口处设置有诱导设施,一般采用的诱导设施有拦鱼坝(堰)、拦网、电栅、水流诱导等,其中水流诱导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所述水流诱导是指通过控制鱼道进口的水流流速,使其流速达到一个合适的范围,从而吸引鱼类进入鱼道,但是由于发电机组工作时会使得鱼道进口处尾水渠水位的升高,同时工作的发电机组数量越多,尾水渠的水位升高的越多,尾水渠水位的升高会导致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速降低,不能很好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因此,为了提高诱鱼效果,通常需要在鱼道进口进行补水从而使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速达到规定的要求,目前,对于鱼道进口的补水方式通常采用集中补水的方式,虽然集中补水的方式能够调节鱼道进口的水流流速,但是,集中补水的方式在补水管的出水口处流速较大,其它位置流速较小,这样很容易造成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态紊乱,无法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鱼道进口的诱鱼效果较差,而且集中补水会使得鱼道的局部池室段流速过慢,影响鱼类的上溯,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诱鱼效果较好的鱼道进口补水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鱼道进口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池,补水池上连接有补水总管,所述补水总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补水分管,所述补水分管上连接有多个补水支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支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格栅。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分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引鱼射水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总管、补水支管、引鱼射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支管、补水总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抽水池,抽水池底部设置有尾水渠进水口,抽水池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长轴深井泵,所述长轴深井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补水池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池、抽水池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上连接有液位信号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池、抽水池内设置有潜水排污泵,潜水排污泵上连接有排污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止回阀。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池上端设置有溢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鱼道进口补水系统采用分段补水的方式,可以对鱼道进口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补水,从而使整个鱼道进口的水流流速同时发生变化,不会出现局部范围内水流流速过快的现象,进而也不会破坏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态,能够保持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态稳定,从而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鱼道进口的诱鱼效果较好,而且采用多个补水支管补水,每个补水支管的出口处流速都不会太大,不会对鱼道的流速造成太大的影响,进而也不会影响鱼类的上溯,不会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鱼道进口补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补水池1、补水总管2、补水分管3、补水支管4、格栅5、引鱼射水管6、截止阀7、流量调节阀8、抽水池9、尾水渠进水口10、长轴深井泵11、液位传感器12、液位信号器13、潜水排污泵14、排污管15、止回阀16、溢流管17、尾水渠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9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