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断续器的动力传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8691.6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LS产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张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断续 动力 传动 装置 具有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断续器的动力传动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断续器是应用于真空断路器、真空开关装置、真空连接器等的主要灭弧装置,用于切断负载电流或者电力系统中的事故电流。用于控制电力传输和保护电力系统的真空断路器具有如断流容量大、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和安装空间小等优点。由于这些优点,增大了真空断路器的应用范围。此外,随着工业设备变大,断路器的断流容量也变大。
对于超高压真空断续器,在跳闸状态下,固定电极与活动电极之间的间距比低压真空断续器的固定电极与活动电极之间的间距宽,并且闭合速度非常快。相应地,闭合操作期间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之间的冲击量非常大。这样的冲击可能导致固定电极和活动电极变形,而这种变形可能降低真空断续器的性能。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如果设法减慢整个闭合速度,则闭合时间变长。结果,在闭合操作期间真空绝缘状态消失时发生的预放电(pre-arc)所保持的时间变长。这种预放电发生的长持续时间严重影响了真空断路器的性能。因此,应该恒定地保持整个闭合时间。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真空断续器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传统的真空断续器包括由固定侧凸缘2和活动侧凸缘3密封的绝缘容器1。固定电极4和活动电极5在绝缘容器1中以可接触的方式面向彼此,并且容纳在固定于绝缘容器1的内部护罩6中。固定电极4的固定轴4a固定地联接至固定侧凸缘2,从而连接至外部。而且,活动电极5的活动轴5a可滑动地联接至活动侧凸缘3,从而通过连杆和接头连接至布置在绝缘容器的外部的调节器(未示出)。相应地,所述调节器的输出单元的移动与活动轴的移动成比例。
波纹管护罩7固定地联接至活动电极5的活动轴5a,并且波纹管8设置在波纹管护罩7与活动侧凸缘3之间。在该配置下,活动电极5和活动轴5a以密封状态可移动地安装在绝缘容器1中。
在传统的真空断续器中,在出现事故电流时,调节器使得活动电极朝向离开固定电极的方向移动。结果,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分离,从而熄灭事故电流。
一旦事故电流熄灭,则活动电极在调节器的恢复力作用下朝向闭合方向移动,即以相同速度朝向固定电极移动。结果,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形成接触以完成闭合操作。
然而,传统的真空断续器有以下问题。
首先,储存在调节器的压缩弹簧中的能量原样施加在活动电极上。结果,在闭合操作期间,活动电极在保持相同的速度的同时移动,从而使得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的接触速度显著增加。这会增加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之间的冲击量,从而导致活动电极或固定电极的部件或者绝缘容器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详细描述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真空断续器的动力传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真空断路器,通过使用速度可变的(减速)闭合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能够减小闭合操作期间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之间的碰撞速度,并且能够通过快速移动活动电极来减少活动电极穿过预放电区域所需的预放电时间。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此处所实施和宽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真空断续器的动力传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动杆,其联接至用于调节真空断续器的活动电极的调节器;从动杆,其联接至所述真空断续器的活动电极;连杆,其被配置为将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连杆联接至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以使所述主动杆与所述从动杆之间的间距由于多个杆能够相对于彼此折叠而变化;凸轮,其沿垂直方向联接至所述连杆;以及凸轮导向装置,其具有用于可滑动地联接所述凸轮的导槽,并且所述凸轮导向装置被配置为由于所述凸轮的路径是可变的而通过选择性地折叠所述连杆,来引导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间距变化。
所述连杆可以包括:第一连杆,其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主动杆的端部;以及第二连杆,其一端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连杆,而另一端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从动杆的端部。
所述凸轮可以联接至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连接部分。
所述导槽可以包括:第一凹槽部,其形成为与所述活动电极平行;第二凹槽部,其形成在所述活动电极侧的所述第一凹槽部的端部处,呈弯曲或者倾斜状以便朝向所述活动电极变宽;以及第三凹槽部,其形成在所述活动电极侧的所述第二凹槽部的端部处,朝向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所述调节器侧端部呈弯曲或者倾斜状。
凸起可以形成为被所述第一凹槽部、第二凹槽部和第三凹槽部所环绕,以使所述凸轮沿着各个凹槽部平滑地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产电株式会社,未经LS产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