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8060.4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油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2 | 分类号: | C09K8/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45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无机 复合 冲洗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水泥固井技术,尤其是一种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两用的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在固井施工中,在注入水泥浆之前,需要先泵入一种前置液将水泥浆和钻井液隔开。如果水泥浆与钻井液直接接触,钻井液将发生“水泥浸”。水泥浆受钻井液污染而产生粘稠的团块状絮凝物质,将粘附在套管和井壁上,不容易顶替干净。特别在套管偏心时的窄隙里,将形成滞留区,而严重影响固井质量。水泥浆受污染后,流动性能降低,粘度和动切力上升,会使固井泵压升高,甚至发生井漏,影响固井作业的正常施工,甚至水泥浆顶替不到预定位置,而且凝固后的水泥石抗压强度和界面胶结强度都将大幅度降低。
目前,用于固井泥浆的冲洗液种类虽多,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与泥浆和水泥浆相容性差、耐温性能差、冲洗效率低、界面胶结能力不强、不能同时适用油井和水基泥浆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基和油井泥浆两用的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泥浆有很好的相容性,能够有效的冲洗套管壁,提高水泥浆和套管的界面胶结强度和顶替效率,提供固井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采用聚山梨酯-8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焦磷酸钠和水为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余量为水。
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上述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的质量比先在清水中加入焦磷酸钠均匀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加入硅酸钠搅拌10-20分钟,升温至50℃后再分别加入聚山梨酯-8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30-40分钟。
上述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在冲洗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
1、冲洗效率高,提高水泥浆与套管的界面胶结强度。
2、对油基和水基泥浆均可适用。
3、与水泥浆有很好的相容性,不会使水泥浆发生变稠、絮凝、闪凝等现象。
4、对套管和井壁的粘附力小,利于被水泥浆替走。
5、适用温度范围较宽,一般为50-200℃左右。
6、抗盐性能好,在盐水中仍具有很好的冲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采用聚山梨酯-8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焦磷酸钠和水为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余量为水。
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上述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的质量比先在清水中加入焦磷酸钠均匀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加入硅酸钠搅拌10-20分钟,升温至50℃后再分别加入聚山梨酯-8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30-40分钟。
上述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在冲洗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中的用途。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取30g清水,加入7g焦磷酸钠均匀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加入15g硅酸钠搅拌10分钟,升温至50℃后再分别加入25g聚山梨酯-80、15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30-40分钟,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样品1。
实施例2
取26g清水,加入10g焦磷酸钠均匀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加入20g硅酸钠搅拌15分钟,升温至50℃后再分别加入20g聚山梨酯-80、14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30-40分钟,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样品2。
实施例3
取32g清水,加入5g焦磷酸钠均匀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加入18g硅酸钠搅拌20分钟,升温至50℃后再分别加入30g聚山梨酯-80、10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30-40分钟,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样品3。
实施例4本发明有机无机复合冲洗液性能评价
按照标准SY/T5374-2000油气井注水泥前置液使用方法对冲洗液进行性能评价。
(1)冲洗效率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油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油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反应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磷溴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