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及整车主模型检具的承载匹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7462.2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李斌;赫立松;户玉奎;董彬;赵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模块 承载 匹配 装置 整车 模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及整车主模型检具的承载匹配系统。
背景技术
整车主模型检具是现代汽车工业中的一种控制整车外观质量的高级控制工具。其中,车门模块既能够与整车主模型模块匹配以进行车门周边部件(翼子板、B柱外装饰板等)的匹配检验作业,又能够独立进行车门内各部件(车门内饰板、密封条、车门玻璃等的匹配检验作业。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对车门模块进行匹配检验作业前,会将车门模块设置在存放台上,存放台上设有两个安装固定柱,其中一个安装固定柱上安装有车门铰链,实现车门模块与存放台的铰接,另一安装固定柱上设有夹具,用于固定车门模块。车门模块上部装配有起吊环,用于将车门模块吊至整车主模型检具上。
在进行车门周边部件的匹配检验作业时,需要将起吊装置(如行车等)与车门模块上的起吊环连接,随后将车门模块与存放台分离,吊至整车主模型检具上,再进行装配,而后进行匹配检验作业。在此过程中,由于使用了起吊装置,使得作业过程复杂,导致作业的操作便利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及整车主模型检具的承载匹配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起吊装置对车门周边部件进行匹配检验作业时,作业的操作便利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包括:承载支座、底板、脚轮,所述脚轮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底面,用于支撑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上设有导轨;所述承载支座的底面上设有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导轨配合,以使所述承载支座在起始位置与转移位置之间沿所述导轨运行;所述承载支座用于固定所述车门模块。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主体骨架。
其中,所述脚轮通过脚轮调整机构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底面,所述脚轮调整机构包括:中空的调节套、调节杆、调节套限位块、调节杆限位块及固定板;所述调节套的一端与脚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的侧壁具有限位平面,所述固定板套设在所述调节套上,且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上设有调节套限位块,所述调节套限位块的一个侧面抵靠所述限位平面,使所述固定板在所述调节套的侧壁上沿所述调节套的轴向非旋转地移动;所述调节套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与所述调节杆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杆的位于所述调节套外的一端具有凸起,所述调节杆限位块位于所述螺纹与所述凸起之间,且与所述调节杆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主体骨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限位块用于与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还包括调整摇柄,所述调整摇柄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调节杆凸起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主体骨架的侧边,所述侧边与所述起始位置相对。
其中,所述底板的顶面上设有底板定位块;所述承载支座上设有第一定位销,当所述承载支座位于起始位置时,所述底板定位块上的第一定位孔容纳所述第一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顶面上设有限位块,当所述承载支座位于起始位置时,所述限位块抵靠所述承载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骨架上的第二定位销及夹钳;所述第二定位销用于与整车主模型检具底座上的第二定位孔配合,以定位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所述夹钳用于与所述整车主模型检具底座上的夹钳搭扣配合,以固定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
一种整车主模型检具的承载匹配系统,包括上述的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整车主模型检具底座及底座导轨;所述底座导轨固定在所述整车主模型检具底座上;当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的前端与所述整车主模型检具底座固定时,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底板上的导轨与所述底座导轨连接,以使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的承载支座沿所述底座导轨从所述转移位置运行至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整车主模型检具底座上设有底座定位块,当所述车门模块的承载匹配装置的承载支座位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底座定位块上的定位孔容纳所述承载支座上的第一定位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